稻田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生态环境效应实证分析——以南方稻区稻-鱼模式为例

被引:47
作者
林孝丽 [1 ,2 ]
周应恒 [1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江西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关键词
循环农业; 稻田种养结合模式; 南方稻区; 稻-鱼模式; 生态环境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稻田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生态环境效应明显,其主要体现在节肥、节药、抑草、改善土壤和水体等方面上。本文根据对南方稻区的入户调查数据和2001-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农业统计年鉴相关统计数据及化肥农药使用量的技术标准,实证分析了稻田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的节肥、节药的生态环境效应。调查分析显示,稻-鱼模式下农户化肥使用量比常规水稻种植模式的使用量要减少15.21%,农药使用量要减少40.17%;相关性分析表明南方稻区稻-鱼种养结合模式的稻田面积占水稻生产总面积的百分比与化肥、农药使用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407 2和-0.979 9。可以看出,在稻-鱼的稻田生态系统中,土壤和水体的改善以及有害生物的减少,形成了鱼类对化肥和农药的替代关系,在稻谷产量不变甚至增产以及增加鱼类产出的情况下,农户大幅度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因此实施扶持稻田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策略,是改善稻区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