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樟树立木生长规律和生长模型研究

被引:15
作者
林丽平 [1 ]
徐期瑚 [1 ]
罗勇 [1 ]
雷渊才 [2 ]
机构
[1] 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关键词
树干解析; 生长规律; 生长模型; 樟树;
D O I
10.14067/j.cnki.1673-923x.2018.06.003
中图分类号
S792.23 [樟];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基于广东省90株樟树伐倒木(其中40株樟树解析木数据),按不同径阶随机抽取60株样木进行建模,其余30株作为验证数据,对广东主要碳汇造林树种樟树的生长过程及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44 a樟树(去皮)直径可达30.86 cm,树高可达14~15 m,材积可达0.43 m3。(2)解析木在整个生长期内的生长过程符合树木生长的一般规律,即直径平均生长量的最大值比连年生长量的最大值出现的晚;树高在整个生长期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多次相交,呈多峰状;材积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与直径和树高的生长高峰期出现的规律不一致。(3)拟合出樟树胸径、树高和材积的最优生长模型分别为Mitscheerlich、Schumacher和Gompertz模型,其表达式依次为:Y=45.91(1-1.03e-0.03T);Y=15.81 T22.6e(-6.22)/T和Y=1.86e~((-4.60e-0.03T)),表明樟树胸径、树高、材积的自然生长极值分别为45.91 cm、15.81 m、1.86 m3。(4)通过对60株樟树的胸径、树高和材积最优模型进行验证,得出胸径、树高和材积的理论值与实际值拟合结果非常显著(p<0.01),胸径的R2值为0.73,树高的R2值为0.74,材积的R2值为0.77。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1]   模拟酸雨对樟树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J].
田大伦 ;
付晓萍 ;
方晰 ;
项文化 .
林业科学, 2007, (08) :29-35
[12]   铝胁迫对感染丛枝菌根真菌的樟树幼苗生长的影响 [J].
闫明 ;
钟章成 .
林业科学, 2007, (04) :59-65
[13]   香樟扦插繁殖试验研究 [J].
张建忠 ;
姚小华 ;
任华东 ;
王开良 ;
李生 ;
徐永勤 .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05) :665-668
[14]   香樟主要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J].
季荣 ;
季晓波 .
上海农业科技, 2006, (01) :94-95
[15]   樟树幼树光合特性及其对CO2浓度和温度升高的响应 [J].
田大伦 ;
罗勇 ;
项文化 ;
闫文德 .
林业科学, 2004, (05) :88-92
[16]   6种生长方程在杉木人工林林分直径结构上的应用 [J].
段爱国 ;
张建国 ;
童书振 .
林业科学研究, 2003, (04) :423-429
[17]   18年生樟树人工林生物量的结构与分布 [J].
姚迎九 ;
康文星 ;
田大伦 .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3, (01)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