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指数在水稻高产育种中的作用

被引:13
作者
何秀英
廖耀平
陈钊明
陈顺佳
机构
[1] 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广州
关键词
水稻; 收获指数; 育种;
D O I
10.16590/j.cnki.1001-4705.1999.06.057
中图分类号
S511.103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本文对当前有关水稻收获指数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水稻品种收获指数的成固和遗传改良,指出水稻育种中产量进一步提高的途径是收获指数与生物学产量协调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高产高收获指数型水稻新品种粤香占的主要特性及其讨论 [J].
廖耀平 ;
陈钊明 ;
陈顺佳 ;
陈粤汉 .
中国稻米, 1999, (02) :11-12
[2]   小麦收获指数、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的稳定性分析 [J].
李跃建 ;
宋荷仙 ;
朱华忠 .
西南农业学报, 1998, (01) :26-31
[3]   小麦收获指数和其它几个农艺性状的基因效应分析 [J].
张利华 ;
许梅芬 .
核农学报, 1997, (03) :9-14
[4]   水稻收获指数的形成与遗传改良 [J].
伏军 .
作物研究, 1997, (02) :3-5
[5]   川麦22的选育及品种特性研究 [J].
李跃建,朱华忠,叶元刚,宋荷仙 .
西南农业学报, 1995, (02) :5-10
[6]   小麦收获指数的改良 [J].
许为钢 ;
胡琳 .
种子, 1994, (05) :42-44
[7]   影响小麦生物学产量和收获指数的性状分析 [J].
方先文,曹阳,熊恩惠,蔡士宾,朱伟 .
江苏农业科学, 1994, (04) :14-16
[8]   大豆杂交后代表观收获指数与亲本关系的研究 [J].
张桂茹,杜维广,栾晓燕,满为群,陈怡,谷秀芝 .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94, (04) :1-3
[9]   小麦收获指数和源、库性状的遗传研究 [J].
宋荷仙 ;
李跃建 ;
冯君成 ;
刘宗典 ;
杨永澄 .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03) :21-26
[10]   华北地区中高产冬麦品种源库演变分析 [J].
刘志增 ;
卢少源 ;
李宗智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1, (03)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