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临床产ESBLs菌基因型分布及其耐药特征的研究

被引:7
作者
刘岚 [1 ]
郑玉强 [1 ]
赵昕 [2 ]
刘昌林 [1 ]
朱军 [1 ]
谢伟 [1 ]
景春梅 [1 ]
机构
[1]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检验科
[2] 重庆医科大学检验系
关键词
ESBLs; 基因分型; 耐药性;
D O I
10.13406/j.cnki.cyxb.2007.02.008
中图分类号
R378 [病原细菌];
学科分类号
100103 ; 100705 ;
摘要
目的:对本地区2002~2004年儿童临床分离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s)细菌的流行特点和基因型别进行分析,了解产ESBLs细菌的耐药基因的型别分布和耐药特征变化情况。方法:用microscan walka-way-4.0细菌鉴定仪对4022株革兰氏阴性菌鉴定到种并做药敏分析,K-B法确认产ESBLs菌株,并用PCR法扩增,筛选其中108株ESBLs阳性菌株进行初步基因分型。结果:产ESBLs菌1468株,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别为52.5%和65.8%;总产酶率为58.0%;2002~2004年产酶率分别为:68.2%、56.9%、50.8%。PCR初步分型结果表明:108株ESBLs菌检测到TEM、SHV及CTX三种基因型;大肠埃希氏菌59株,主要为TEM型(56/59);肺炎克雷伯菌29株,主要为SHV型(28/29);阴沟肠杆菌13株,以TEM型为主(12/13);铜绿假单孢菌7株,以TEM型为主(6/7)。2002年以TEM型为主(75%),2003年主要为TEM型(40%)和SHV型(57.1%),2004年主要为TEM型(90.9%),CTX为少见基因型(3.7%)。产ESBLs菌对青霉素类、氨曲南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率为56.2%~100%,具有多重耐药特点。结论:产ESBLs菌发生率在逐年下降,产ESBLs菌主要携带TEM和SHV型β-内酰胺酶基因,其中绝大部分产TEM型β-内酰胺酶;但耐药情况不容乐观;提示临床应加强细菌耐药性与基因型变化的了解,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菌的产生,更好的控制院内感染。
引用
收藏
页码:142 / 14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临床产ESBLs细菌的耐药特征和基因分型的研究 [J].
张晓兵 ;
府伟灵 ;
廖扬 ;
陈斌 ;
龚雅利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5, (04) :386-389
[2]   医院细菌耐药监测研究 [J].
杨健 ;
陈升汶 ;
吴伟元 ;
卢月梅 ;
何林 ;
朱克群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3, (04) :67-69
[3]   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菌株质粒谱分析 [J].
刘岚 ;
刘昌林 ;
卢仲毅 ;
龚曼子 ;
胡怡 .
临床检验杂志, 2001, (05) :282-283
[4]   阴沟肠杆菌去阻遏持续高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测 [J].
吴伟元 ;
陈民钧 ;
王辉 .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01, (02) :104-109
[5]   质粒分析及限制酶分析在新生儿细菌感染中的应用 [J].
吴仕孝 ;
沈犁 ;
唐军 ;
唐毅 ;
彭若奇 .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1990, (03)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