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丘陵区紫色土坡耕地土壤侵蚀特征

被引:15
作者
杨占彪 [1 ]
朱波 [2 ]
林立金 [3 ]
杨远祥 [1 ]
朱雪梅 [1 ]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3] 雅安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分站
关键词
川中丘陵区; 紫色土; 坡耕地; 土壤侵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通过径流小区定位观测,研究了川中丘陵区坡耕地土壤侵蚀特征。结果表明,坡面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年际间存在差异;随着坡度的增加,坡面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呈增加的趋势。多元回归分析表明,降雨量与坡面径流深、土壤侵蚀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而降雨强度、降雨历时与土壤侵蚀量分别存在着显著的幂函数和二次函数关系。主成分分析表明,降雨量和降雨强度为坡耕地主要的土壤侵蚀因子,降雨历时对土壤侵蚀的贡献率随坡度的增加逐渐加强。
引用
收藏
页码:480 / 48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川中丘陵区微型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 [J].
廖尔华 ;
张世熔 ;
刘世全 ;
赖精华 ;
李长治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2) :123-126
[2]   土壤侵蚀时空变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时空关系 [J].
邱扬 ;
傅伯杰 ;
王勇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2, (01) :108-111
[3]   坡耕地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J].
傅涛 ;
倪九派 ;
魏朝富 ;
谢德体 .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03) :123-128
[4]   川中丘陵坡耕地水土保持与农业生产的发展 [J].
张建华 ;
赵燮京 ;
林超文 ;
庞良玉 ;
刘定辉 .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01) :81-84
[5]  
Microorganisms and soil aggregate stability. Lynch J M,Bragg E. Advances in Soil Sciences . 1985
[6]  
The Tarrawarra data set: soil moisture patterns, soil characteristics, and hydrological flux measurements. Andrew W W,Rodger B G. Water Resources . 1998
[7]   中国的土壤侵蚀因子定量评价研究 [J].
王万忠,焦菊英 .
水土保持通报, 1996, (05) :1-20
[8]   中国降雨侵蚀力R值的计算与分布(Ⅱ) [J].
王万中,焦菊英,郝小品,张宪奎,卢秀琴,陈法扬,吴素业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 1996, (01) :29-39
[9]   降雨特征和上坡来水对产沙的综合影响 [J].
陈浩 .
水土保持学报 , 1992, (02) :17-23
[10]   降雨及土壤湿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J].
吕甚悟 ;
李君莲 .
土壤学报, 1992, (01) :9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