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HPLC测定银杏外种皮多糖的分子质量及含量
被引:15
作者
:
鲁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医学院,扬州大学医学院,扬州大学医学院,扬州大学医学院江苏扬州,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
鲁萍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任莉
许爱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医学院,扬州大学医学院,扬州大学医学院,扬州大学医学院江苏扬州,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
许爱华
陈华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医学院,扬州大学医学院,扬州大学医学院,扬州大学医学院江苏扬州,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
陈华圣
机构
:
[1]
扬州大学医学院,扬州大学医学院,扬州大学医学院,扬州大学医学院江苏扬州,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
来源
:
中国中药杂志
|
2005年
/ 22期
关键词
:
HPLC;
银杏外种皮多糖;
葡聚糖;
分子质量;
含量;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R284 [中药化学];
学科分类号
:
1008 ;
摘要
:
目的:建立银杏外种皮多糖的分子质量及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以葡聚糖为标样,采用HPLC法,PL aquagel-OH MIXED(7.5 mm×300 mm,8μm)色谱柱,柱温25℃,示差折光检测器,流动相为超纯水,流速1.0mL.min-1。结果:银杏外种皮多糖的分子质量为11 062.5,RSD 0.78%(n=6);含量为68.7%,RSD 3.4%(n=6),葡聚糖(分子质量为12 000)在1~20μg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RSD 2.5%。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银杏外种皮多糖的分子质量和含量的测定。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银杏外种皮多糖对SGC-7901细胞p53基因的表达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J].
许爱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许爱华
;
陈华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陈华圣
;
陈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陈钢
;
苏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苏庆
;
孙步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孙步蟾
;
顾玉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顾玉兰
.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3,
(10)
:1174
-1176
[2]
银杏外种皮多糖对胃癌的临床及超微结构研究
[J].
许爱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医学院
许爱华
;
褚云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医学院
褚云飞
;
陈华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医学院
陈华圣
;
项晓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医学院
项晓仁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翟范
;
贾玲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医学院
贾玲昌
.
中国新药杂志,
2002,
(09)
:724
-726
[3]
银杏外种皮多糖制剂治疗中晚期癌症84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翟范
;
陈华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陈华圣
.
辽宁中医杂志,
2002,
(09)
:564
-564
[4]
银杏外种皮多糖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IL-2活性及sIL-2R的影响
[J].
陈华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医学院
陈华圣
;
许爱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医学院
许爱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翊
;
王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医学院
王茜
;
王晓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医学院
王晓玲
.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1,
(04)
:17
-19
[5]
银杏外种皮多糖的成分分析
[J].
宋根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医学院,扬州大学医学院,扬州大学医学院,扬州大学医学院扬州,扬州,扬州,扬州
宋根萍
;
许爱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医学院,扬州大学医学院,扬州大学医学院,扬州大学医学院扬州,扬州,扬州,扬州
许爱华
;
陈华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医学院,扬州大学医学院,扬州大学医学院,扬州大学医学院扬州,扬州,扬州,扬州
陈华圣
;
王小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医学院,扬州大学医学院,扬州大学医学院,扬州大学医学院扬州,扬州,扬州,扬州
王小兵
.
中药材,
1997,
(09)
:461
-463
[6]
银杏药理学研究与开发技术.[M].许爱华;陈鹏主编;.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
[7]
高分子物理.[M].何曼君等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
←
1
→
共 7 条
[1]
银杏外种皮多糖对SGC-7901细胞p53基因的表达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J].
许爱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许爱华
;
陈华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陈华圣
;
陈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陈钢
;
苏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苏庆
;
孙步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孙步蟾
;
顾玉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顾玉兰
.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3,
(10)
:1174
-1176
[2]
银杏外种皮多糖对胃癌的临床及超微结构研究
[J].
许爱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医学院
许爱华
;
褚云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医学院
褚云飞
;
陈华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医学院
陈华圣
;
项晓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医学院
项晓仁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翟范
;
贾玲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医学院
贾玲昌
.
中国新药杂志,
2002,
(09)
:724
-726
[3]
银杏外种皮多糖制剂治疗中晚期癌症84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翟范
;
陈华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陈华圣
.
辽宁中医杂志,
2002,
(09)
:564
-564
[4]
银杏外种皮多糖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IL-2活性及sIL-2R的影响
[J].
陈华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医学院
陈华圣
;
许爱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医学院
许爱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翊
;
王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医学院
王茜
;
王晓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医学院
王晓玲
.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1,
(04)
:17
-19
[5]
银杏外种皮多糖的成分分析
[J].
宋根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医学院,扬州大学医学院,扬州大学医学院,扬州大学医学院扬州,扬州,扬州,扬州
宋根萍
;
许爱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医学院,扬州大学医学院,扬州大学医学院,扬州大学医学院扬州,扬州,扬州,扬州
许爱华
;
陈华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医学院,扬州大学医学院,扬州大学医学院,扬州大学医学院扬州,扬州,扬州,扬州
陈华圣
;
王小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医学院,扬州大学医学院,扬州大学医学院,扬州大学医学院扬州,扬州,扬州,扬州
王小兵
.
中药材,
1997,
(09)
:461
-463
[6]
银杏药理学研究与开发技术.[M].许爱华;陈鹏主编;.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
[7]
高分子物理.[M].何曼君等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