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西部甜水海地区白垩纪花岗岩类的岩石学 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11
作者
王春英 [1 ,2 ]
蔺新望 [3 ]
张俊良 [3 ]
王世炎 [4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2] 山西省第三地质工程勘察院
[3]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
[4]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
关键词
花岗岩类; 岩石学; 地球化学; 白垩纪; 甜水海地区; 西藏西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甜水海地区广泛分布白垩纪的中酸性侵入岩,可分为早白垩世(123Ma)、晚白垩世早期(100~93Ma)和晚白垩世晚期(79~74Ma)3期。早期侵入体零星,为正长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及含石榴子石花岗岩,属高钾钙碱性系列,A/CNK大于1.1,K2O含量大于Na2O,负Eu异常明显,刚玉分子数大于1.1,属于典型的强过铝质S型花岗岩。晚白垩世早期花岗岩分布广泛,以英云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为主,主要属中—高钾钙碱性系列,个别属于钾玄岩系列,A/CNK主体小于1.15,负Eu异常中等,刚玉分子数多小于1.1,主体属I型花岗岩。晚白垩世晚期花岗岩同样分布广泛,为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组合,主要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个别为中钾钙碱性系列,A/CNK主体大于1.05,负Eu异常较明显,刚玉分子数多大于1.1,主体属于典型的S型花岗岩。综合分析认为,甜水海地区白垩纪中酸性侵入岩与班公湖-怒江残余洋盆消减、闭合有关,可能记录了羌塘-冈底斯带之间的同碰撞(早期)、碰撞后(晚白垩世)等构造岩浆演化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585 / 59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Geologic Evolution of the Himalayan-Tibetan Orogen.[J].An Yin;T. Mark Harrison.Annual Review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2000,
[2]   Aluminium saturation in I- and S-type granites and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fractionated haplogranites [J].
Chappell, BW .
LITHOS, 1999, 46 (03) :535-551
[3]  
Post-collisional strongly peraluminous granites.[J].Paul J Sylvester.LITHOS.1998, 1
[4]   西藏冈底斯带中生代岩浆岩的时空分布和相关问题的讨论 [J].
朱弟成 ;
潘桂棠 ;
王立全 ;
莫宣学 ;
赵志丹 ;
周长勇 ;
廖忠礼 ;
董国臣 ;
袁四化 .
地质通报, 2008, (09) :1535-1550
[5]   西藏冈底斯带侏罗纪岩浆作用的时空分布及构造环境 [J].
朱弟成 ;
潘桂棠 ;
王立全 ;
莫宣学 ;
赵志丹 ;
周长勇 ;
廖忠礼 ;
董国臣 ;
袁四化 .
地质通报, 2008, (04) :458-468
[6]   西昆仑麻扎—康西瓦一带温泉沟群的形成时代及物源区分析 [J].
李博秦 ;
姚建新 ;
高联达 ;
边小卫 ;
尹宗义 ;
崔建堂 ;
陈文西 .
地质通报, 2007, (04) :457-465
[7]   西昆仑-喀喇昆仑地区钾质碱性岩Ar-Ar年龄——以羊湖、昝坎和苦子干岩体为例 [J].
林清茶 ;
夏斌 ;
张玉泉 .
矿物岩石, 2006, (02) :66-70
[8]   喀喇昆仑断裂的变形特征及构造演化 [J].
李海兵 ;
Franck Valli ;
许志琴 ;
杨经绥 ;
Paul Tapponnier ;
Robin Lacassin ;
陈松永 ;
戚学祥 ;
MarieLuce Chevalier .
中国地质, 2006, (02) :239-255
[9]   冈底斯造山带的时空结构及演化 [J].
潘桂棠 ;
莫宣学 ;
侯增谦 ;
朱弟成 ;
王立全 ;
李光明 ;
赵志丹 ;
耿全如 ;
廖忠礼 .
岩石学报, 2006, (03) :521-533
[10]   新疆喀喇昆仑地区甜水海岩群发现青白口纪叠层石 [J].
崔建堂 ;
王炬川 ;
边小卫 ;
彭海练 ;
杨克俭 ;
朱海平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5, (Z1) :194-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