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智能化与知识服务:内涵、实现与机遇

被引:19
作者
孙蒙鸽 [1 ,2 ]
韩涛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2] 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系
关键词
科研智能化; 知识服务; 智能科学家; 科学范式; 科研创新; 科技情报;
D O I
10.16353/j.cnki.1000-7490.2021.10.006
中图分类号
G252 [读者工作];
学科分类号
1205 ; 120501 ;
摘要
[目的/意义]立足于科技情报服务视角,研判未来科研过程的发展趋势——智能化,同时明确当前知识服务智能化升级机遇,以此为国家的科技发展把握先机并提供更强有力保障。[方法/过程]文章借助培根归纳法分析框架,通过梳理生物学界"Alpha Fold"、化学界"A Mobilie Chemist"等"智能科学家"系统的实现原理和系统架构,发现未来科研智能化范式的典型特征是将AI算法和机器人技术与科学研究相融合,实现科研假说的自主提出甚至是假说合理性的自主验证。[结果/结论]当科研过程走向智能化,科技知识服务平台也需走向数据化和计算化,相应的服务角色、服务目标、服务方式和能力基础也将发生重大转变。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数据智能技术驱动的情报全流程变革及发展 [J].
栗琳 ;
孙敏 .
情报理论与实践 , 2020, (10) :7-12
[2]   智能科学家——科技信息创新引领的下一代科研范式 [J].
罗威 ;
罗准辰 ;
雷帅 ;
程齐凯 ;
陆伟 ;
张瑾 ;
韩涛 ;
冯岩松 ;
韩先培 ;
冯冲 ;
张均胜 ;
刘志辉 ;
乔林波 ;
李东升 ;
许儒红 ;
陈敬一 .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0, 43 (01) :1-5+17
[3]   颠覆性变革与后图书馆时代——推动知识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J].
张晓林 .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8, 44 (01) :4-16
[4]   机器人的未来发展:从工业自动化到知识自动化 [J].
王飞跃 .
科技导报, 2015, 33 (21) :39-44
[5]   从数字图书馆到E-Knowledge机制 [J].
张晓林 .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5, (04) :5-10
[6]   构建数字化知识化的信息服务模式 [J].
张晓林 .
津图学刊, 2003, (06) :13-16+80
[7]  
网络智能知识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D]. 王胜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 2002
[8]   Automated extraction of chemical synthesis actions from experimental procedures [J].
Vaucher, Alain C. ;
Zipoli, Federico ;
Geluykens, Joppe ;
Nair, Vishnu H. ;
Schwaller, Philippe ;
Laino, Teodoro .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0, 11 (01)
[9]   A novel machine learning framework for automated biomedical relation extraction from large-scale literature repositories [J].
Hong, Lixiang ;
Lin, Jinjian ;
Li, Shuya ;
Wan, Fangping ;
Yang, Hui ;
Jiang, Tao ;
Zhao, Dan ;
Zeng, Jianyang .
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 2020, 2 (06) :347-+
[10]   Toward "On-Demand" Materials Synthesis and Scientific Discovery through Intelligent Robots [J].
Li, Jiagen ;
Tu, Yuxiao ;
Liu, Rulin ;
Lu, Yihua ;
Zhu, Xi .
ADVANCED SCIENCE, 2020, 7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