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控论”的内涵及其勘探意义

被引:96
作者
邹才能
陶士振
薛叔浩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相控论; 岩性-地层油气藏; 前陆冲断带; 叠合盆地中下组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8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回顾油气勘探理论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基于对各类油气藏形成和分布规律的分析,提出了以储集相为核心的“相控论”的观点和依据,指出在具备成藏基本地质条件的前提下,4类盆地(断陷、坳陷、前陆和克拉通)及其三大勘探领域(岩性-地层油气藏、前陆冲断带、叠合盆地中下组合)中各类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普遍具有“相控”的规律性,对油气富集起控制作用的“储集相”主要包括沉积相和成岩相等,在勘探实践中应突出强调“定相”的勘探理念和思想。重点阐述了三大勘探领域油气成藏和分布的“相控”特征和规律。最后指出以储集相为核心的“相控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图8表1参12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松辽盆地南部岩性-地层油气藏成藏动力和分布规律 [J].
邹才能 ;
贾承造 ;
赵文智 ;
陶士振 ;
谷志东 ;
侯启军 ;
赵占银 ;
宋立忠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4) :125-130
[2]   中国3类前陆盆地油气成藏特征 [J].
宋岩 ;
赵孟军 ;
柳少波 ;
秦胜飞 ;
洪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3) :1-6
[3]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8段相对高孔渗砂岩储集层的控制因素分析 [J].
王新民 ;
郭彦如 ;
付金华 ;
刘化清 ;
陈启林 ;
李天顺 ;
廖建波 ;
张春雷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2) :35-38
[4]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天然气富集成藏特征及勘探前景 [J].
谢增业 ;
田世澄 ;
单秀琴 ;
杨威 ;
李剑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2) :31-34
[5]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储集层长石的溶蚀与次生孔隙的形成 [J].
赵国泉 ;
李凯明 ;
赵海玲 ;
刘锐娥 ;
孙粉锦 ;
狄永军 ;
李永涛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1) :53-55+75
[6]   苏里格气田储集层成岩作用及有效储集层成因 [J].
何东博 ;
贾爱林 ;
田昌炳 ;
郭建林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3) :69-71
[7]   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研究的两项核心技术 [J].
贾承造 ;
赵文智 ;
邹才能 ;
李明 ;
池英柳 ;
姚逢昌 ;
郑晓东 ;
刘晓 ;
殷积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3) :3-9
[8]   油区构造沉积成岩相带研究 [J].
王留奇 ;
赵澂林 ;
刘孟慧 ;
姜在兴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2, (05) :26-31
[9]   渤海湾盆地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的形成和分布 [J].
胡见义 ;
徐树宝 ;
童晓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6, (01) :1-8
[10]  
湖盆沉积地质与油气勘探[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薛叔浩等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