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大鼠隔区对外侧缰核痛相关神经元的影响

被引:17
作者
富继义
傅庆功
王绍
机构
[1] 白求恩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
关键词
自发放电; 抑制作用; 反应; 基因互作; 隔区; 诱发放电; 伤害性刺激; 神经组织; 神经元; 大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外侧缰核是前脑边缘系统与脑干结构联系的驿站,在这个核内存在对痛刺激呈兴奋反应的神经元(LHPE)。本实验观察了边缘系统中与针刺镇痛有关的隔区与外侧缰核在疼痛方面的机能联系。在清醒的大鼠,刺激隔区明显地抑制 LHPE 的自发放电。单脉冲刺激隔区对LHPE 自发放电的平均抑制时程为2.91 s,重复刺激时则作用更强。刺激隔区还可抑制痛诱发的 LHPE 放电。损毁隔区后,LHPE 自发放电频率可暂时升高,提示隔区对 LHPE 的抑制具有张力性。在外侧缰核内还可记录到一种对伤害性刺激呈抑制反应的神经元(LHPI),刺激隔区对 LHPI 主要呈以兴奋作用,而对这个核内与痛无关神经元的影响较小。本文就以上结果在镇痛中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392 / 39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大鼠尾核及隔区对外侧缰核的抑制作用 [J].
富继义 ;
傅庆功 ;
王绍 .
生理学报, 1982, (04) :400-405
[2]   缰核对蓝斑核的兴奋作用 [J].
王绍 ;
谢林 .
生理学报, 1981, (01) :66-73
[3]   刺激和损毁缰核对动物痛阈的影响 [J].
王绍 ;
李淑捷 ;
张玉生 ;
谢林 ;
陈寅江 .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80, (04) :1-3+117
[4]   针刺镇痛机理——一种作用方式及一条经过数个神经核的下行通路 [J].
王绍 .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79, (03) :1-7
[5]   电刺激中缝大核和兰斑核对三叉神经核内针刺镇痛作用的影响 [J].
刘敏芝 ;
钟国干 ;
江岩 ;
刘乡 ;
王绍 ;
柳苏平 .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79, (01) :1-7+157
[6]   针刺对内脏躯体反射的下行抑制的中枢定位 [J].
杜焕基 ;
赵燕芳 .
中国科学, 1975, (06) :631-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