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经历及心理弹性对情绪识别的影响

被引:5
作者
岳鹏飞
胡汉玉
方媛
机构
[1]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情绪识别; 留守经历; 心理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2.6 [情绪与情感];
学科分类号
040201 ;
摘要
研究旨在探讨留守经历及不同心理弹性对情绪识别的影响。根据有无留守经历及心理弹性测验得分高低,选取四组被试完成面孔情绪标注任务。结果表明:(1)在悲伤面孔识别上,心理弹性和留守经历交互作用显著,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发现,低心理弹性个体中,有留守经历者对悲伤面孔的正确命名率高于无留守经历者,而高心理弹性个体中则相反;此外,无论有无留守经历,高心理弹性个体命名悲伤面孔用时更短。(2)在惊讶面孔识别上,低弹性被试的识别正确率显著高于高弹性被试。结论:留守经历对个体存在长期影响,但其并不必然导致"消极影响",而是受到心理弹性的调节。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心理弹性与焦虑、抑郁一般因素及特殊因素的关系研究 [J].
黄悦 ;
赵宁 ;
杨业兵 ;
冯正直 .
空军医学杂志, 2018, 34 (05) :348-350
[2]   哈尔滨市留守与非留守小学生焦虑、抑郁和共患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J].
崔晶 ;
辛志宇 ;
马龙 ;
王哲 ;
王苗 ;
王忆军 .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8, (07) :758-761
[3]  
不同心理弹性者的日常情绪特征:结合体验采样研究的证据[J]. 吕梦思,席居哲,罗一睿.心理学报. 2017(07)
[4]   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的面部表情敏感性缺陷:任务性质的影响与干预启示 [J].
杨洁敏 ;
黄杏 ;
邵智 ;
袁加锦 .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7, 47 (04) :443-452
[5]   抑郁症患者的面部表情识别研究 [J].
傅小兰 ;
王辉 ;
范伟 .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5, 13 (05) :691-697+720
[6]   高心理弹性者情绪唤起反应变化的时间动态特征:行为学证据 [J].
席居哲 ;
左志宏 ;
唐晓艳 ;
马伟军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 33 (03) :79-87
[7]  
面部表情的类别知觉及其个体差异[J]. 邱方晖,罗跃嘉,贾世伟.心理科学进展. 2015(06)
[8]   国内留守儿童心理弹性Meta分析 [J].
元帅 ;
杜爱玲 ;
杨世昌 ;
王新友 ;
申丽娟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 23 (05) :764-768
[9]   特质焦虑对面孔情绪识别的影响 [J].
黄辛隐 ;
任艳超 .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3, (03) :7-9
[10]   不同情绪状态下自动表达抑制对情绪及表情知觉敏感性的影响 [J].
杨静 ;
陶嵘 ;
陈锐娟 .
心理科学, 2013, 36 (05) :1085-1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