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工资差异研究

被引:36
作者
张抗私
刘翠花
丁述磊
机构
[1]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工资差异; 正规就业; 非正规就业; 分位数回归; 分位数分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4 [劳动工资];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文章使用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利用不同的工资差异分解方法对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工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非正规就业的教育收益率在0.25、0.50和0.75分位点上明显低于正规就业。将非正规就业分为自我经营者和非正规受雇者后发现,在3个代表性分位数上正规就业的教育收益率最高,其次是自我经营者,最后是非正规受雇者。工资差异分解结果显示,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群体的特征差异可以解释工资差异的70%左右,而系数差异约占30%,随着工资分位数水平的上升,特征差异的占比越来越大,系数差异占比越来越小,正规就业者与非正规就业者工资差异呈逐渐缩小的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94+128 +12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中国城镇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工资差异演变研究——基于非条件分位数回归的分解方法 [J].
王学军 .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7, 38 (04) :89-96
[3]   非正规就业人员社会保障的困境与抉择——以内蒙古为例 [J].
任海霞 .
经济经纬, 2016, 33 (03) :120-125
[4]   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与市民化意愿 [J].
王桂新 ;
胡健 .
人口学刊, 2015, 37 (06) :45-55
[5]   城镇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收入差异研究 [J].
张延吉 ;
秦波 .
人口学刊, 2015, 37 (04) :92-103
[6]  
非正规就业部门的形成机理研究:理论、实证与政策框架[J]. 闫海波,陈敬良,孟媛.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08)
[7]   中国城镇非正规就业:规模、特征和收入差距 [J].
薛进军 ;
高文书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2, (06) :59-69
[8]   非正规就业者的未来 [J].
吴要武 .
经济研究, 2009, 44 (07) :91-106
[9]  
Heterogeneity in Informal Salaried Employment: Evidence from the Egyptian Labor Market Survey[J] . Natalia Radchenko.World Development . 2014
[10]  
Informal employ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 . Isabel Günther,Andrey Launov.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 201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