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脑栓塞超急性期静脉溶栓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14
作者
劳全坤
王大成
机构
[1] 北海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心源性脑栓塞; 房颤; 静脉溶栓; 超急性期; 出血性转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3 [脑栓塞];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脑栓塞发病急骤、脑缺血坏死面积大、神经功能损害较严重,病情可在短时间内快速进展到高峰。脑栓塞发病后,脑血流突然中断,加上侧支循环代偿不足,脑细胞不可逆的死亡严重,从而使得该病的残疾率、病死率极高。脑栓塞最理想的治疗目的是早期使闭塞的脑血管再通。在起病3 h内的心源性脑栓塞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是可行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越低溶栓效果越佳,发生出血的几率也越小。而发病时间>3 h者或NIHSS评分>20分者,出血风险大,疗效欠佳,需慎重考虑。除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外,溶栓前可行SITS SICH风险评分和多模式核磁共振(T1、T2、DWI、PWI及SWI)进行出血风险评估。此外,降低血压变异率,可降低溶栓后脑出血的风险。该文对心源性脑栓塞超急性期静脉溶栓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的综述。
引用
收藏
页码:583 / 58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2]   基础NIHSS评分、血管闭塞对预测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价值 [J].
蒋嘉能 ;
刘倩 ;
赵锋 .
中国现代医生, 2014, 52 (07) :53-54+58
[3]   用SITS SICH风险评分预测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风险的临床研究 [J].
徐娜 ;
陈木柯 ;
牛建平 ;
彭瑞强 ;
张奕文 ;
宋叶华 ;
汤婷 ;
杨帆 ;
王凯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3, 13 (36) :7089-7093
[4]   血压变异性与脑梗死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的相关性研究 [J].
张泽进 .
中国全科医学, 2013, 16 (28) :2595-2597
[5]   基于磁共振的心源性脑栓塞选择性溶栓治疗分析 [J].
骆焕洪 ;
宋兴旺 ;
由行 ;
黄艺洪 .
临床医学工程, 2013, 20 (06) :664-665
[6]   血压变异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出血转化的影响 [J].
秦琳 ;
周其达 ;
邹锡良 ;
潘晓帆 ;
华键 ;
韩杨 .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3, 7 (12) :5603-5605
[7]   急性脑梗死溶栓药物及安全性研究 [J].
鲍宇 ;
李国忠 .
医学综述, 2013, (11) :2059-2061
[8]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尿激酶静脉溶栓疗效分析 [J].
于海艳 .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2, 15 (12) :1933-1934
[9]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 [J].
杨瑞琦 ;
张阳 ;
于宪君 .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2, 40 (03) :81-84
[10]   磁共振DWI和PWI在超急性脑梗死诊治中的应用 [J].
祁建军 ;
栾阳 ;
高向东 ;
苏晋生 .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2, 13 (02) :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