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作用时间尺度与碳汇稳定性

被引:28
作者
章程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国土资源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岩溶作用; 碳汇; 时间尺度; 稳定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25 [岩溶(喀斯特)];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从碳酸盐溶蚀快速动力学过程、岩溶动力系统的开放性、环境敏感性和生物参与性等方面分析了岩溶作用过程的时间尺度及其碳汇稳定性,指出岩溶碳循环是一种兼具不同时间尺度的特殊地质作用过程,因水生植物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碳汇效应显著且相对稳定,仍对现今大气CO2减排有重要意义。为更好地估算岩溶碳汇潜力,在加强高精度自动化监测的同时,需要考虑外源水、水生植物及土地利用变化等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368 / 37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岩溶生态系统中微生物对岩溶作用影响的认识 [J].
连宾 ;
袁道先 ;
刘再华 .
科学通报, 2011, (26) :2158-2161
[2]   不同土地利用下的岩溶作用强度及其碳汇效应 [J].
章程 .
科学通报, 2011, (26) :2174-2180
[3]   地质作用与碳循环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J].
袁道先 .
科学通报, 2011, 56 (26) :2157-2157
[4]   不同土地利用土下溶蚀速率季节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以重庆金佛山为例 [J].
章程 .
地质论评, 2010, 56 (01) :136-140
[5]   IGCP448:岩溶生态系统全球对比研究进展 [J].
章程 ;
袁道先 .
中国岩溶, 2005, (01) :85-90
[6]   广西弄拉岩溶植被不同演替阶段的主要土壤因子及溶蚀率对比研究 [J].
李恩香 ;
蒋忠诚 ;
曹建华 ;
姜光辉 ;
邓艳 .
生态学报, 2004, (06) :1131-1139
[7]   桂林丫吉村岩溶试验场岩溶土壤碳转移与水排碳作用 [J].
潘根兴 ;
曹建华 ;
何师意 ;
徐胜友 ;
陶于祥 ;
滕永忠 .
自然科学进展, 2001, (07) :34-39
[8]   中国典型表层岩溶系统的地球化学动态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J].
刘再华 ;
袁道先 .
地质论评, 2000, (03) :324-327
[9]   IGCP 379“岩溶作用与碳循环”在中国的研究进展 [J].
袁道先 ;
蒋忠诚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0, (01) :49-51
[10]   表层带岩溶作用:以土壤为媒介的地球表层生态系统过程——以桂林峰丛洼地岩溶系统为例 [J].
潘根兴 ;
曹建华 .
中国岩溶, 1999, (04)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