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达岭基性岩和高Ba-Sr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华北和大别-苏鲁造山带中生代岩浆岩的对比

被引:79
作者
钱青
钟孙霖
李通艺
温大任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2] 台湾大学地球科学系
[3] 台湾师范大学地球科学系
关键词
中生代; 八达岭杂岩; 华北板块; 大别-苏鲁造山带; 花岗岩; 地球化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八达岭杂岩侵位于华北北部 ,由辉长闪长岩岩、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岩、二长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和石英正长岩等组成 ,主要属高钾钙碱性系列。除了含 V- Ti磁铁矿的堆晶辉长闪长岩 ,整套岩石的主量元素变化范围较大 ,Si O2 =4 6 .5 %~ 75 .3% ,Mg O=5 .6 %~ 0 .2 % ,中酸性岩石的 K2 O/Na2 O为 0 .5 9~ 1.0 9。碱长花岗岩和少数石英二长岩 Ba和Sr含量较低 ,且具有明显 Eu负异常。大多数中酸性岩石 (高 Ba- Sr花岗岩 )具有如下显著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Ba,Sr和轻稀土 (L REE)富集 ,Y和重稀土 (HREE)亏损 ,L REE/ HREE强烈分离 ,Sr/ Y和 L a/ Yb比值较高 ;在原始地幔标准化的蛛网图中具有显著的 Nb,Ta和 Ti亏损 ,不具明显的 Sr和 Eu亏损。在 Harker图解中 ,基性岩和高 Ba- Sr花岗岩的主量元素相关性明显 ;两者还具有相似的微量元素和稀土 (REE)分配特征 ,并且 ,REE,Y,Sr,P和 Ti含量从基性到酸性逐渐降低。辉长闪长岩和高 Ba- Sr花岗岩的 Sr- Nd同位素初始值呈 EM1特征 (ISr=0 .70 5 1~ 0 .70 6 8,εNdi=- 8.2~ - 2 0 .2 ) ,大致呈负相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基性岩浆为富集的大陆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形成 ,而高 Ba- Sr花岗岩则为基性岩浆通过陆壳混染和结晶分离形成 ;富 P和 Ti的副矿物
引用
收藏
页码:275 / 292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八达岭花岗杂岩的组成、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J].
王焰 ;
张旗 .
岩石学报, 2001, (04) :533-540
[2]   燕山期中国东部高原下地壳组成初探:埃达克质岩Sr、Nd同位素制约 [J].
张旗 ;
王元龙 ;
王焰 .
岩石学报, 2001, (04) :505-513
[3]   adakite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J].
钱青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1, (03) :297-306
[4]   燕山中晚期的中国东部高原:埃达克岩的启示 [J].
张旗 ;
钱青 ;
王二七 ;
王焰 ;
赵太平 ;
郝杰 ;
郭光军 .
地质科学, 2001, (02) :248-255
[5]   华北克拉通北缘晚中生代火山岩Sr-Nd-Pb同位素填图及其构造意义 [J].
周新华 ;
张国辉 ;
杨进辉 ;
陈文寄 ;
孙敏 .
地球化学, 2001, (01) :10-23
[6]   中国东部燕山期火成岩构造组合与造山—深部过程 [J].
邓晋福 ;
赵国春 ;
赵海玲 ;
罗照华 ;
戴圣潜 ;
李凯明 .
地质论评, 2000, (01) :41-48
[7]   冀北燕山期三个系列花岗质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学意义 [J].
许保良 ;
阎国翰 ;
徐振邦 ;
何中甫 ;
赵晖 .
岩石学报, 1999, (02) :49-57
[8]   大陆俯冲化学地球动力学 [J].
李曙光 .
地学前缘, 1998, (04) :30-52
[9]   燕辽地区燕山期火成岩与造山模型 [J].
邓晋福,刘厚祥,赵海玲,罗照华,郭正府,李玉文 .
现代地质, 1996, (02) :137-148
[10]   中国东部橄榄安粗岩省的火山岩特征及其成矿作用 [J].
王德滋 ;
任启江 ;
邱检生 ;
陈克荣 ;
徐兆文 ;
曾家湖 .
地质学报, 1996, (01) :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