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油分、蛋白质和硫苷含量相关性分析及QTL定位

被引:26
作者
梅德圣
张垚
李云昌
胡琼
李英德
徐育松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国家油料作物改良中心,农业部油料作物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硫苷含量; 含油量; 甘蓝型油菜; 蛋白质含量; 数量性状位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4 [油菜籽(芸薹)];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定位与油分、蛋白质和硫苷含量等品质性状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QTL),以2个含油量较高的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品系8908B和R1为研究材料,配置正反交组合。在正反交F2代群体中,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都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8和-0.81,含油量和硫苷含量相关性不显著;蛋白质含量和硫苷含量在正交群体中相关性不显著,但在反交群体中存在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0.45)。利用正交F2代群体中的118个单株,构建了包含121个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图谱长1298.7cM,有21个连锁群(LGs)。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在连锁图上定位了2个与含油量有关的QTL,分别位于LG8和LG10,其贡献率分别为4.8%和13.7%,增效基因都来源于R1;定位了2个与蛋白质含量有关的QTL:pro1和pro2,分别位于LG1和LG3,其贡献率分别为15.2%和14.1%,位点pro1由8908B提供增效基因,pro2则由R1提供增效基因;定位了4个与硫苷含量有关的QTL,其中LG20上有2个,LG4和LG8上各1个,它们的贡献率在1.9%-25.4%之间,除LG20上glu1的增效基因来自R1外,其余3个QTL位点均由8908B提供增效基因。
引用
收藏
页码:536 / 54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分子标记在油菜杂种优势利用中的研究进展 [J].
谭祖猛 ;
李云昌 ;
胡琼 ;
梅德圣 ;
程计华 .
植物学通报, 2008, (02) :230-239
[2]   甘蓝型油菜SRAP、SSR、AFLP和TRAP标记遗传图谱构建 [J].
金梦阳 ;
刘列钊 ;
付福友 ;
张正圣 ;
张学昆 ;
李加纳 .
分子植物育种, 2006, (04) :520-526
[3]   作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研究进展、影响因素及其发展策略 [J].
刘志文 ;
傅廷栋 ;
刘雪平 ;
涂金星 ;
陈宝元 .
植物学通报, 2005, (S1) :82-90
[4]   高产油量优质杂交油菜中油杂8号的选育及优良特性 [J].
李云昌 ;
胡琼 ;
梅德圣 ;
李英德 ;
徐育松 .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11) :55-61
[5]   3种分子标记分析油菜品种间的多态性效率比较 [J].
张书芬 ;
傅廷栋 ;
马朝芝 ;
朱家成 ;
王建平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5, (02) :19-23
[6]   中国油菜品种改良的中长期发展战略 [J].
王汉中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4, (02) :99-102
[7]   小孢子培养技术在芸苔属作物育种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J].
顾宏辉 ;
胡林军 ;
周伟军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4, (02) :219-223
[8]   MapDraw,在Excel中绘制遗传连锁图的宏 [J].
刘仁虎 ;
孟金陵 .
遗传, 2003, (03) :317-321
[9]   反义PEP基因调控油菜籽粒蛋白质/油脂含量比率的研究 [J].
陈锦清 ;
郎春秀 ;
胡张华 ;
刘智宏 ;
黄锐之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1999, (04) :316-320
[10]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 一种新的分子标记技术 [J].
吴敏生 ;
戴景瑞 .
植物学通报, 1998,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