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标记在油菜杂种优势利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21
作者
谭祖猛
李云昌
胡琼
梅德圣
程计华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国家油料作物改良中心,农业部油料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遗传多样性; 杂种优势; 分子标记; 优势预测; 油菜; 纯度鉴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4 [油菜籽(芸薹)];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杂种优势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生物学现象,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因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分子标记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新型的生物技术,国内外已利用RFLP、RAPD、AFLP、SSR、ISSR和SRAP等多种分子标记技术对油菜的杂种优势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本文综述了分子标记在油菜授粉控制系统中关键基因标记、亲本遗传多样性分析、杂种优势群划分、杂种纯度鉴定和杂种优势预测中的研究进展。通过对不同作物间的比较,探讨了分子标记在油菜杂种优势利用中的研究深度,并对分子标记在油菜杂种优势预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230 / 23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0 条
[1]   通过分子标记估算遗传距离预测甘蓝型油菜的杂种优势 [J].
谭祖猛 ;
李云昌 ;
胡琼 ;
梅德圣 ;
李英德 ;
徐育松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7, (02) :126-132
[2]   几种农作物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定位和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J].
程计华 ;
李云昌 ;
梅德圣 ;
胡琼 .
植物学通报, 2006, (06) :613-624
[3]   甘蓝型油菜中油杂8号种子纯度的SSR鉴定 [J].
梅德圣 ;
李云昌 ;
胡琼 ;
李英德 ;
徐育松 .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05) :49-52
[4]   甘蓝型油菜MICMS恢复基因的RAPD标记 [J].
张洁夫 ;
傅寿仲 ;
戚存扣 ;
浦惠明 ;
陈新军 ;
高建芹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5, (02) :1-4
[5]   3种分子标记分析油菜品种间的多态性效率比较 [J].
张书芬 ;
傅廷栋 ;
马朝芝 ;
朱家成 ;
王建平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5, (02) :19-23
[6]   双低甘蓝型油菜杂交种亲本指纹图谱构建和杂交种纯度鉴定 [J].
刘平武 ;
周国岭 ;
杨光圣 ;
傅廷栋 .
作物学报, 2005, (05) :640-646
[7]   用酯酶同工酶和AFLP标记鉴定甘蓝型油菜“中油杂2号”的种子纯度 [J].
梅德圣 ;
李云昌 ;
李英德 ;
徐育松 ;
胡琼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1) :59-62
[8]   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系杂种纯度鉴定 [J].
沈金雄 ;
陆光远 ;
傅廷栋 ;
杨光圣 ;
魏泽兰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4, (04) :14-17
[9]   甘蓝型油菜陕2A细胞质雄性不育的遗传及RAPD标记 [J].
张明龙 ;
林宝刚 ;
章徐鸯 ;
崔海瑞 ;
夏英武 .
核农学报, 2004, (06) :427-430
[10]   甘蓝型油菜分子标记连锁图谱的构建及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的图谱定位 [J].
陆光远 ;
杨光圣 ;
傅廷栋 .
遗传学报, 2004, (11) :1309-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