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秋冬季西南地区严重干旱与南支槽关系分析附视频

被引:38
作者
王斌 [1 ,2 ]
李跃清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关键词
西南地区; 严重干旱; 南支槽; SVD; 小波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1951~2009年西南地区24个站点逐月降水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9/2010年冬季我国西南地区严重干旱的演变特征,并使用SVD、小波分析和合成分析揭示了南支槽与我国西南地区冬季严重干旱的关系。结果表明:2009/2010年西南地区冬季严重干旱从秋季10月份云南省开始出现大范围干旱为征兆,11~2月逐步发展到西南三省,3月减弱。从秋季10月到次年2月的降水持续偏少,加重了此次旱情。2009/2010年冬季西南地区严重干旱的开始、发展和减弱与同期500hPa南支槽活动及整层水汽输送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西南地区11~3月降水和前期11月南支槽指数在10~12年周期变化上存在显著的反相关系,前期11月南支槽区负距平,南支槽指数偏弱,南支槽加深,水汽输送充足,西南地区降水偏多;反之,前期11月南支槽区正距平,南支槽指数偏强,南支槽变浅,水汽条件不足,西南地区降水偏少。SVD分析表明,高度场第一模态同性相关场的关键区在青藏高原南侧孟加拉湾地区,反映了南支槽强弱变化信息,第一模态的这对空间分布型表明18~20°N,84~92°E范围11~3月500hPa高度场异常偏低时,同期我国西南地区降水偏多;高度场第二模态同性相关场的关键区在22°N以南区域,反映了西风强弱变化信息。第二模态的这对空间分布性表明70~110°E之间22°N以南区域11~3月500hPa高度场异常偏低时,同期我国西南地区降水偏少。11~3月关键区500hPa高度场与我国西南地区同期降水在时空场上都有着很好的同步关系,并且前期500hPa高度场是我国西南地区11~3月旱涝情况的一种预测信号。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低纬高原两次冬季南支槽强降水的对比分析 [J].
郭荣芬 ;
高安生 ;
杨素雨 .
大气科学学报, 2010, 33 (01) :82-88
[2]   冬半年副热带南支西风槽结构和演变特征研究 [J].
索渺清 ;
丁一汇 .
大气科学, 2009, 33 (03) :425-442
[3]   云南冬季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的模拟与分析 [J].
许美玲 ;
段旭 .
高原气象, 2007, (02) :414-421
[4]   2000年以来云南4次强降雪过程的对比分析 [J].
张腾飞 ;
鲁亚斌 ;
张杰 ;
普贵明 ;
周国莲 .
应用气象学报, 2007, (01) :64-72
[5]   中国南方地区冬季风降水异常的分析 [J].
何溪澄 ;
丁一汇 ;
何金海 ;
李巧萍 .
气象学报, 2006, (05) :594-604
[6]   我国低纬高原地区初夏强降水天气研究I·2001年5月印缅槽维持期间云南暴雨及其中尺度特征 [J].
董海萍 ;
赵思雄 ;
曾庆存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5, (03) :165-181
[7]   我国低纬高原地区初夏强降水天气研究II·2005与2001年5月云南旱涝成因的对比分析 [J].
董海萍 ;
赵思雄 ;
曾庆存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5, (03) :182-195
[8]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南亚高压的关系 [J].
张艳霞 ;
钱永甫 ;
王谦谦 .
应用气象学报, 2004, (01) :74-80
[9]   春季川渝地区气温与500hPa高度场的奇异值分解 [J].
李跃清 ;
李崇银 .
高原气象, 2001, (02) :165-172
[10]   青藏高原上空环流变化与其东侧旱涝异常分析 [J].
李跃清 .
大气科学, 2000, (04) :470-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