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杂交种掖单13号的SSR连锁图谱构建与叶夹角和叶向值的QTL定位与分析

被引:41
作者
路明 [1 ]
周芳 [2 ]
谢传晓 [1 ]
李明顺 [1 ]
徐云碧 [3 ]
Marilyn Warburton [3 ]
张世煌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玉米中心
[2] 沈阳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
[3] 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
关键词
玉米; 叶夹角; 叶向值; QTL;
D O I
10.16288/j.yczz.2007.09.010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了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玉米育种者已经开始了更密植更紧凑株型的选育。叶夹角和叶向值是评价玉米株型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以掖478×丹340的500个F2单株为作图群体,构建了具有138个位点的SSR标记连锁图谱,图谱总长度为1394.9cM,平均间距10.1cM。利用397个F2:3家系对叶夹角和叶向值进行QTL定位分析,结果表明:叶夹角和叶向值分别检测到6和8个QTL,累计解释表型变异41.0%和60.8%,单个QTL的贡献率在2.9%~13.6%之间。与叶夹角和叶向值有关的基因主要作用方式为加性和部分显性。此外两个性状共检测到9对上位性互作位点,表明上位性互作在叶夹角和叶向值的遗传中也起较重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131 / 113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郑单958带给我们的创新思路和发展机遇 [J].
张世煌 .
玉米科学, 2006, (06) :4-6
[2]   利用不同群体对玉米株高和叶片夹角的QTL分析 [J].
于永涛 ;
张吉民 ;
石云素 ;
宋燕春 ;
王天宇 ;
黎裕 .
玉米科学, 2006, (02) :88-92
[3]   玉米RFLP连锁图谱构建及大斑病QTL定位 [J].
黄烈健 ;
向道权 ;
杨俊品 ;
戴景瑞 .
遗传学报, 2002, (12) :1100-1104
[4]   玉米株型与群体光合作用的关系研究 [J].
徐庆章 ;
王庆成 ;
牛玉贞 ;
王忠孝 ;
张军 .
作物学报, 1995, (04) :492-496
[5]   黄淮海平原高产田作物群体结构特征 [J].
董振国 ;
刘瑞文 .
应用生态学报, 1992, (03) :240-246
[6]   紧凑型玉米株型及生理特性研究 [J].
程绍义 ;
于翠芳 ;
刘绍棣 .
华北农学报, 1990, (03) :20-27
[7]   不同叶夹角玉米杂交种产量潜势的研究 [J].
苏书文 ;
高合明 ;
郭新林 .
作物学报, 1990, (04) :364-372
[8]   Mapping QTL for grain yield and plant traits in a tropical maize population [J].
Lima, MDA ;
de Souza, CL ;
Bento, DAV ;
de Souza, AP ;
Carlini-Garcia, LA .
MOLECULAR BREEDING, 2006, 17 (03) :227-239
[9]   Genetic basis of heterosis explored by simple sequence repeat markers in a random-mated maize population [J].
Lu, H ;
Romero-Severson, J ;
Bernardo, R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2003, 107 (03) :494-502
[10]  
Improvement of hybrid yield by advanced backcross QTL analysis in elite maize[J] . J. Ho,S. McCouch,M. Smith.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200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