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外显自尊、内隐自尊、人格特质与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的关系

被引:12
作者
田录梅 [1 ]
张建玲 [2 ]
机构
[1]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2]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教育学院
关键词
大学生; 自尊; 人格特质; 情感; 相关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8.4 [信念、意志、行为];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目的:综合探讨外显自尊、内隐自尊、人格特质与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的关系。方法:按照文理兼顾的原则随机整群选取山东某大学大一和大二学生437名,采用自尊量表(SES)、内隐联系测验(IAT)、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以及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量表中文修订版(PANAS-R)进行测验。结果:相关分析发现外显自尊(26.46±3.93)及外倾性(7.21±2.58)与积极情感(28.21±5.44)均呈统计学意义上的正相关(r=0.29,0.43;均P<0.001),与消极情感(16.96±4.51)均呈负相关(r=-0.20、-0.23;均P<0.001),神经质(5.59±3.08)与积极情感负相关(r=-0.35,P<0.001),与消极情感正相关(r=0.51,P<0.001);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外显自尊、外倾性、神经质能预测积极情感(β=0.15、0.33、-0.20),神经质能预测消极情感(β=0.51)(均P<0.001)。结论:当同时考虑两种自尊和人格特质时,外显自尊和某些人格特质均能预测积极情感,但只有神经质能预测消极情感。
引用
收藏
页码:196 / 199+216 +21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自尊结构研究新趋向——自尊的双重结构模型 [J].
张丽华 ;
韩慧敏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2) :40-43
[2]   贫困大学生内隐、外显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J].
吕勇 ;
王钰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1) :71-75
[3]   人格和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J].
胡军生 ;
王登峰 ;
滕兰芳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6) :28-31
[4]   运动员内隐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初步研究 [J].
马春霞 .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7, (03) :55-57
[5]   师范大学生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J].
胡军生 ;
李长庚 ;
王登峰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6, (06) :620-621+595
[6]   Rosenberg(1965)自尊量表中文版的美中不足 [J].
田录梅 .
心理学探新, 2006, (02) :88-91
[7]   师专学生自尊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研究 [J].
许继红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6, (08) :61-62
[8]   自尊概念辨析 [J].
田录梅 ;
李双 .
心理学探新, 2005, (02) :26-29
[9]   大、中学生焦虑、抑郁、自尊水平测值比较及相关性研究 [J].
周丹霞 ;
俞爱月 ;
王国松 ;
赵红红 ;
童军峰 ;
岳世英 ;
陶宇峰 ;
竺科英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5, (02) :88-89
[10]   外显和内隐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J].
周帆 ;
王登峰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5, (03) :197-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