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上游森林土壤大孔隙特征及其对水分出流速率的影响

被引:49
作者
石辉
陈凤琴
刘世荣
机构
[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西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教育部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重点实验室,西安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北京,重庆,北京
关键词
大孔隙; Poiseuille方程; 水分穿透曲线; 半径范围与数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大孔隙是森林土壤中常见的现象 ,对土壤壤中流的产生有重要的影响。但由于大孔隙研究方法的不成熟 ,各种方法得到的大孔隙半径范围并不一致。一般认为田间持水量和饱和含水量之间的土壤孔隙为大孔隙 ,利用水分穿透曲线和 Poiseuille方程研究了岷江上游不同植被下土壤的大孔隙状况 ,这种方法一方面与传统的研究方法相衔接 ,另一方面所得到的大孔隙与土壤水分运动有关 ,反映了土壤大孔隙的研究目的 ,因而是一种相对合理的研究方法。岷江上游几种主要植被下土壤大孔隙半径主要集中于 0 .3~ 2 .4 mm之间 ,平均在 0 .4 8~ 1.17mm之间 ,均值为 0 .84 mm,均方差为 0 .2 2 6 ;且随着剖面的发育表现出上部土层多 ,下部土层少的特点。同时 ,半径在 2 .4~ 1.4 m m之间的特大孔隙较少 ,<1.0 m m的小孔隙较多。大孔隙的平均半径对于水分出流速率有重要的影响 ,特别是半径 >1.4 mm的孔隙数量影响最大 ,虽然其数量仅占大孔隙数量的 5 %以下 ,但决定了稳定出流速率 70 %的变异。大孔隙所占过水断面的最高比例为 2 1.2 2 % ,最低为 2 .6 % ;在大孔隙所占过水断面的比例小于 2 0 %的条件下 ,稳定出流速率随大孔隙的增多而增大
引用
收藏
页码:507 / 51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森林植被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调控机理评述 [J].
石辉 ;
刘世荣 ;
孙鹏森 .
水土保持研究, 2004, (03) :31-36
[2]   土壤大孔隙及其研究方法 [J].
刘伟 ;
区自清 ;
应佩峰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3) :465-468
[3]  
森林土壤生态管理.[M].张万儒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