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社会变革与租佃关系——以16—18世纪赣南山区为中心

被引:21
作者
黄志繁
机构
[1] 南昌大学历史系
关键词
赣南; 流民; 土著; 地域社会; 永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9 [中国经济史];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20103 ;
摘要
本文从长时期的地域社会变革来解释明清时期闽赣毗邻地区的抗租风潮。 1 6世纪以来 ,赣南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流民与土著成为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频繁激烈的租佃斗争实际上是地域社会变迁的表现和结果。 1 8世纪以后 ,流民最终获得“永佃权” ,赣南抗租风潮渐趋平息 ,则意味着流民开始定居和“土著”化 ,背后更深刻的原因是清初紧张的人地关系通过把土地所有权分割为“田皮”、“田根”而得以缓和。闽西的抗租风潮虽没有出现流民与土著的冲突 ,但仍可从地域社会变革和人地关系方面得到解释。明清时期南方地区普遍出现的一田二主 ,甚至一田三主、四主的现象 ,更根本的原因乃是人地关系紧张导致的对土地所有权的必然分割 ,抗租风潮则是实现这种分割的具体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89 / 199+209 +20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60 条
[1]  
清代社会经济史研究[日]北村敬直. 朋友书店 . 1972
[2]  
明清土地契约文书研究. 杨国桢先生. .
[3]  
中国移民史[M]. 福建人民出版社 , 曹树基著, 1997
[4]  
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梁治平著, 1996
[5]  
梁方仲经济史论文集[M]. 中华书局 , 梁方仲 著, 1989
[6]   17至18世纪闽西佃农的抗租、农村社会与乡民文化 [J].
刘永华 .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98, (03) :141-152
[7]   日本八十年以来的明清地域社会研究述评 [J].
常建华 .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98, (02) :72-83
[8]   繁华的大庾岭古商道 [J].
胡水凤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1992, (04) :60-65
[9]   江西地区永佃权产生的时间问题考辨 [J].
卞利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1989, (03) :73-74
[10]   清代江西的契尾初探 [J].
卞利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1988, (01) :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