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水稻轮作联合添加有机物料防控香蕉枯萎病研究

被引:24
作者
辛侃 [1 ]
赵娜 [1 ]
邓小垦 [1 ]
董存明 [1 ]
李荣 [2 ]
阮云泽 [1 ]
机构
[1] 海南省热带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海南大学
[2] 南京农业大学
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 水旱轮作; 氧化还原电位; 土壤微生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6.68 [多年生草本果类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香蕉枯萎病是一种由尖孢镰刀菌引起的土传病害,枯萎病的发生对香蕉产业造成严重的冲击。本文针对香蕉枯萎病难以防控的难题,采用水稻轮作同时添加有机物料(椰糠、稻秆和桉树皮)的方法,研究了其对香蕉枯萎病高发病蕉园土壤中尖孢镰刀菌(FOC)和其他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及其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轮作水稻可以显著减少土壤中FOC的数量,从而降低香蕉枯萎病的发病率。其中轮作水稻处理比未淹水未种植水稻处理FOC的数量下降了71.5%,下茬香蕉枯萎病发病率降低了81.7%;与未种植水稻但淹水的处理相比FOC数量下降了47.8%,下茬香蕉枯萎病发病率降低了71.2%;种植水稻同时添加水稻秸秆能够显著增强病原菌的杀灭效果和对下茬香蕉枯萎病的防控效果,相比未添加物料轮作水稻处理,尖孢镰刀菌数量下降了36.2%,下茬香蕉枯萎病发病率降低了50.0%。同时,水稻轮作同时添加有机物料处理及其下茬香蕉的种植,对土壤中可培养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均具有不同的影响。其中水稻种植期间不同处理的可培养真菌与放线菌数量随着时间的增加整体呈下降趋势,而在种植香蕉后随时间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土壤中可培养细菌的数量在水稻种植与香蕉种植期间随着时间的增加未呈现出规律性。结论:水稻轮作联合稻秆的添加能有效降低土壤中FOC的数量和下茬香蕉枯萎病的发病率。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1+52 +5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土壤快速强烈还原对于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 [J].
黄新琦 ;
温腾 ;
孟磊 ;
张金波 ;
朱同彬 ;
蔡祖聪 .
生态学报, 2014, 34 (16) :4526-4534
[2]   淹水改良土壤性状及对辣椒疫病的防效研究 [J].
王光飞 ;
马艳 ;
常志州 ;
周淑霞 ;
徐跃定 ;
张建英 .
水土保持学报, 2013, 27 (02) :209-214
[3]   我国主要低产水稻冷浸田土壤微生物特征分析 [J].
柴娟娟 ;
廖敏 ;
徐培智 ;
解开治 ;
徐昌绪 ;
刘光荣 ;
杨生茂 .
水土保持学报 , 2013, (01) :247-251+257
[4]   长三角地区秸秆焚烧污染物排放清单及其在重霾污染天气模拟中的应用 [J].
朱佳雷 ;
王体健 ;
邓君俊 ;
姜爱军 ;
刘冬晴 .
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2 (12) :3045-3055
[5]   探析以信息化推动海南椰子产业发展 [J].
黄卓 ;
覃子珍 .
农业网络信息, 2012, (11) :34-36
[6]   棉花连作与稻、棉轮作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差异分析 [J].
娄阳洋 ;
张海燕 ;
翟云龙 ;
范君华 ;
龚明福 ;
张利莉 .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1, 23 (04) :1-6
[7]   云南玉溪烟区轮作与连作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比较研究 [J].
贾志红 ;
易建华 ;
苏以荣 ;
曾军英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1, 17 (02) :162-169
[8]   香蕉枯萎病致病菌筛选及致病菌浓度对香蕉枯萎病的影响 [J].
何欣 ;
黄启为 ;
杨兴明 ;
冉炜 ;
徐阳春 ;
沈标 ;
沈其荣 .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18) :3809-3816
[9]  
稻田秸秆还田:土壤固碳与甲烷增排[J]. 逯非,王效科,韩冰,欧阳志云,郑华.应用生态学报. 2010(01)
[10]   水旱轮作条件下免耕土壤微生物特性研究 [J].
熊鸿焰 ;
李廷轩 ;
余海英 ;
张锡洲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 15 (01) :14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