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2010年江苏省连续性高温特点及成因分析
被引:17
作者:

严文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气象台

韩桂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气象台

魏建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气象台

李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气象台

孙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气象台
机构:
[1] 江苏省气象台
来源:
关键词:
高温;
副热带高压;
赤道辐合带;
南亚高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3 [大气温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江苏省常规气象观测资料、1961—2010年全省73个站的历史高温资料以及NCEAP 2.5×2.5再分析资料,分析总结了江苏省高温天气气候特点及2010年高温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对2010年连续高温天气特点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高温日数以7月最多(占高温总日数的44.1%)、8月次之(占29.2%);空间分布上呈西南部地区多,东部沿海少的特点;2010年8月连续高温频发,过程间隔时间短,且区域性连续高温时段主要集中在8月份,较多年平均偏晚,部分市县最高气温创当地有气象资料以来的历史新高;盛夏期间前期赤道辐合带不活跃,不利于副高北抬,是造成该年出梅后区域性连续高温偏晚的一个重要原因;而8月份南亚高压脊线位置偏南,强盛的副高持续控制江苏省,加上台风北上活动影响少,致使该月连续性高温频发。连续高温期间副高能快速恢复增强,促使连续性高温过程频繁且间隔时间短。
引用
收藏
页码:293 / 29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江苏省夏季持续高温集中程度的气候特征研究[J]. 热带气象学报, 2009, 25 (01) : 97 - 102王跃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何金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姜爱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
- [2] 江苏省夏季最高温度定量预报方法[J]. 气象科技, 2008, (06) : 728 - 733刘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气象台濮梅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气象台高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气象台沈树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气象台孙燕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气象台
- [3] 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高温天气特征分析[J]. 气象科学, 2006, (05) : 558 - 563尹东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气象台严明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气象台裴海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气象台李进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气象台沈树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气象台
- [4] 我国东部三市夏季高温气候特征及原因分析[J]. 高原气象 , 2005, (05) : 829 - 835张尚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开放实验室张海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开放实验室徐祥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开放实验室张德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开放实验室廖要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开放实验室宋艳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开放实验室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开放实验室
- [5] 2003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异常高温的分析[J]. 气象科学, 2005, (04) : 4355 - 4361彭海燕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气象学会周曾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气象学会赵永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气象学会魏建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气象学会杨秋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气象学会
- [6] 武汉市盛夏气温预报[J]. 气象科学, 2005, (04) : 4419 - 4425徐双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武汉中心气象台谌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武汉中心气象台毛以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武汉中心气象台
- [7] 副热带高压研究进展及展望[J]. 大气科学, 2003, (04) : 503 - 517吴国雄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丑纪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刘屹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张庆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孙淑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8] 江苏省夏季气温异常的海气背景[J]. 气象, 2002, (05) : 32 - 36朱筱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镇江市气象局吴志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镇江市气象局
- [9] 长江流域大范围旱涝与南亚高压的关系[J]. 气象学报, 2001, (05) : 569 - 577张琼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10] 江苏盛夏出现的凉伏与酷暑及环流分析[J]. 云南环境科学, 2000, (S1) : 60 - 63李会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气象台!江苏南京尹东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气象台!江苏南京沈树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气象台!江苏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