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对喀斯特地区植草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和牧草固碳的影响

被引:13
作者
林明月 [1 ]
邓少虹 [1 ]
苏以荣 [2 ,3 ]
刘坤平 [2 ,3 ]
李伏生 [1 ]
机构
[1] 广西大学农学院
[2]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农业生态试验站
关键词
施肥; 喀斯特地区; 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 牧草固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施肥对喀斯特地区植草土壤不同活性有机碳组分和牧草固碳的影响。试验处理包括CK(不施肥)、N1(N 150 mg/kg)、N2(N 250 mg/kg)、N1P1(P2O5100 mg/kg)、N2P2(P2O5150 mg/kg)、N1P1K1(K2O 70 mg/kg)、N1P1K2(K2O 105 mg/kg)和N2P2K1和N2P2K2。结果表明,与对照(不施肥)相比,施肥处理增加植草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易氧化碳,有机碳日矿化量和累积矿化量以及牧草固碳量。其中N1P1K1处理土壤有机碳和易氧化碳最高,N1P1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最高,N2P2K1处理土壤可溶性碳最高,N2P2K2处理牧草地上部及根系固碳量、有机碳日矿化量和累积矿化量均最高。综上,低量氮磷钾肥配施有利于土壤活性有机碳的积累,高量氮磷钾平衡配施牧草固碳效果最佳。
引用
收藏
页码:1119 / 112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黄土旱塬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平衡研究.[D].高会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10
[2]  
长期施肥下我国典型农田土壤有机碳库变化特征.[D].佟小刚.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 10
[3]  
土地利用方式与施肥制度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影响.[D].赵鑫.沈阳农业大学.2007, 04
[4]   施肥对红壤有机碳矿化特征的影响附视频 [J].
张旭博 ;
徐明岗 ;
林昌虎 ;
张文菊 .
贵州农业科学, 2011, (06) :99-102+106
[5]   不同植被覆盖对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团聚体碳分布的影响 [J].
罗友进 ;
赵光 ;
高明 ;
魏朝富 ;
赵丽荣 .
水土保持学报 , 2010, (06) :117-122
[6]   长期施肥对红壤有机碳矿化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J].
李梦雅 ;
王伯仁 ;
徐明岗 ;
李桂花 ;
孙楠 ;
张文菊 .
核农学报, 2009, 23 (06) :1043-1049
[7]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土有机碳分布变异及其矿化动态的影响 [J].
马力 ;
杨林章 ;
慈恩 ;
程月琴 ;
王岩 ;
沈明星 ;
殷士学 .
土壤学报, 2009, 46 (06) :1050-1058
[8]   长期施肥潮土在玉米季施肥初期的有机碳矿化过程研究 [J].
陈吉 ;
赵炳梓 ;
张佳宝 ;
沈林林 ;
张辉 ;
钦绳武 .
土壤, 2009, 41 (05) :719-725
[9]   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潮土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J].
佟小刚 ;
黄绍敏 ;
徐明岗 ;
卢昌艾 ;
张文菊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 15 (04) :831-836
[10]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J].
王新建 ;
张仁陟 ;
毕冬梅 ;
汪娟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9, (02) :11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