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地区500 hPa位势高度场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与ERA-40资料的比较

被引:11
作者
方之芳 [1 ,2 ]
雷俊 [3 ]
吕晓娜 [4 ]
瞿婞 [1 ]
李茜 [5 ]
机构
[1]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2]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3] 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
[4] 河南省气象台
[5]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500 hPa位势高度场; NCEP/NCAR资料质量; ERA-40资料; NMC资料; 相关性; 差异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3份500 hPa位势高度场资料,即NCEP/NCAR全球大气再分析月平均资料和欧洲中心ERA-40资料,国家气候中心的NMC资料(该资料的基础是站点观测资料的实测数据,并结合中央气象台的日常累积资料整编而成)进行比较,以讨论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与ERA-40资料以及NMC资料的相关性,尤其在东亚地区的可靠性。3份资料综合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在东亚地区,特别是贝加尔湖以南至中国西北和中西部的大部分区域内(30°—50°N,80°—115°E),NCEP/NCAR资料和ERA-40资料各季的平均场、相关场均存在大范围的显著性差异区,差异最大的季节在夏季,时段为1958—1970年,而在冬季相关较好。同时NCEP/NCAR资料在20世纪60年代初出现异常低值,在60年代中期有突然的增长,而欧洲中心的ERA-40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的NMC资料均无此现象。针对以上问题,对北半球500 hPa资料的使用提出如下建议:在东亚地区应用NCEP/NCAR资料时,如果范围涉及贝加尔湖以南至中国西北和中西部地区(30°—50°N,80°—115°E),尽量应用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资料,尤其在春、夏两季;而该区域内的ERA-40资料和NMC资料在这一时段内是基本一致,具有可信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70 / 27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高空西风急流东西向形态变化对梅雨期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 [J].
杜银 ;
张耀存 ;
谢志清 .
气象学报, 2008, (04) :566-576
[2]   2005年6月华南特大连续性暴雨的环境条件和中尺度扰动分析 [J].
慕建利 ;
王建捷 ;
李泽椿 .
气象学报, 2008, (03) :437-451
[3]   北非地区海-陆热力差异与夏季江淮流域旱涝的关系 [J].
赵勇 ;
钱永甫 .
气象学报, 2008, (02) :203-212
[4]   夏季NCEP资料质量和20世纪70年代东亚热低压的突变 [J].
方之芳 ;
张丽 .
高原气象 , 2006, (02) :179-189
[5]   中高纬度气压系统异常对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的影响 [J].
柳艳香 ;
郭裕福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5, (02) :129-135
[6]   北太平洋海温变化的年代际模及其演变特征 [J].
咸鹏 ;
李崇银 .
大气科学, 2003, (05) :861-868+950
[7]   东亚夏季风的年代际变率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J].
郭其蕴 ;
蔡静宁 ;
邵雪梅 ;
沙万英 .
地理学报, 2003, (04) :569-576
[8]   夏季东亚环流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对登陆中国台风的影响 [J].
张庆云 ;
彭京备 .
大气科学, 2003, (01) :97-106
[9]  
气象统计分析与预报方法.[M].黄嘉佑编著;.气象出版社.1990,
[10]  
中长期天气预报基础.[M].章基嘉;葛玲 编著.气象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