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金平晚二叠纪玄武岩特征及其与峨眉地幔柱关系——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47
作者
肖龙
徐义刚
梅厚钧
何斌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广州
[3] 广州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玄武岩; 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峨眉地幔柱; 金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45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分布于哀牢山-红河断裂带西南侧的金平上二叠统玄武岩属于低钛拉斑玄武岩(LT)(Ti/Y<500)。其地球化学特征总体与洋岛玄武岩(OIB)相似。根据其岩相学、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特征,将其划分为LT1和LT2两个地球化学亚类型。它们的分布和主要地球化学标志为:LT1分布于下部,高Mg#(48~63),SiO2(50%~56%),高∑REE(118~145μg/g)、低Fe2O3(1.36%~1.63%),Na2O(1.88%~3.17%),TiO2(1.37%~1.92%),高Th、U,低Nb、Ta和Sr负异常;LT2分布于上部,低SiO2(47%~56%),Mg#(34~59),低∑REE(75~117μg/g),高Fe2O3(1.56%~2.47%)、Na2O(2.33%~5.03%)、TiO2(1.49%~2.34%),Sr强负异常。二者地球化学特征的差异是同一母岩浆经不同的分离结晶和同化混染作用的结果。金平与宾川峨眉山的化学地层学对比表明,金平LT1和LT2玄武岩与宾川峨眉山玄武岩下部的LT1、LT2十分相似,它们可能是同时,或在类似的环境下形成的。金平玄武岩属于峨眉山大火山岩省的一部分,同为峨眉地幔柱早期活动的产物。新生代哀牢山-红河断裂的左滑剪切运动导致了宾川与金平玄武岩的错位。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云南宾川地区峨眉山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岩石类型及随时间演化规律 [J].
肖龙 ;
徐义刚 ;
梅厚钧 ;
沙绍礼 .
地质科学, 2003, (04) :478-494
[2]   玄武岩类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的Th/Hf-Ta/Hf图解判别 [J].
汪云亮 ;
张成江 ;
修淑芝 .
岩石学报, 2001, (03) :413-421
[3]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地幔柱活动的证据及其熔融条件 [J].
徐义刚 ;
钟孙霖 .
地球化学, 2001, (01) :1-9
[4]   用ICP-MS准确测定岩石样品中的40余种微量元素 [J].
刘颖,刘海臣,李献华 .
地球化学, 1996, (06) :552-558
[5]   红河断裂的新观察 [J].
任纪舜 ;
金小赤 .
地质论评, 1996, (05) :439-442
[6]   大型走滑断层——碰撞后陆内变形的重要形式 [J].
钟大赉 ;
P.Tapponnier ;
吴海威 ;
张连生 ;
嵇少丞 ;
钟嘉猷 ;
刘小汉 ;
U.Schaerer ;
R.Lacassin ;
P.Leloup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89, (07) :526-529
[7]   红河-哀牢山断裂带——喜山期陆内大型左行走滑剪切带 [J].
吴海威 ;
张连生 ;
嵇少丞 .
地质科学, 1989, (01) :1-8+109
[8]   峨眉山玄武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初步研究 [J].
黄开年 ;
杨瑞英 ;
王小春 ;
黄忠祥 ;
刘秉光 .
岩石学报, 1988, (04) :49-60
[9]  
三江地区南段大地构造与成矿[M]. 地质出版社 , 王义昭等著, 2000
[10]  
中国攀西裂谷文集[M]. 地质出版社 , 张云湘,袁学诚主编,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