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公共就业服务政策演变的逻辑、趋势与展望

被引:24
作者
谢秋山 [1 ]
陈世香 [2 ]
机构
[1] 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公共就业服务; 就业质量; 农民工; 失地农民; 社会学习; 注意力分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本文构建"政策目标—目标群体—权利授予和意义—价值取向"的四维政策学习观察框架,系统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农民公共就业服务政策。研究发现:与基于社会学习的注意力分配理论逻辑相契合,也与城乡二元分立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城乡关系演变趋势相适应,国家农民公共就业服务政策实现了"从无到有",再"从有到优"的转变。其具体演变历程包括农民公共就业服务缺失、城镇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吸纳和覆盖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构建等三个阶段,并呈现出政策目标日趋科学化、政策确立的服务价值取向日趋合理化、政策确立的服务理念日趋成熟和政策构建的服务体系日臻完善等特征。适应农民高质量充分就业之需要,未来农民公共就业服务政策设计要进一步引导优化服务目标、重塑服务价值取向、创新服务理念、扩展服务功能,实现政策供给"从优到精"的转变。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58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21]  
Towards an Attention-Based View of the Firm[J] . William Ocasio.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 1997
[22]  
Frame multiplicity and policy fiascoes: Limits to explanation[J] . Bovens Mark,Hart Paul’t. Knowledge and Policy . 1995 (4)
[23]  
Policy Paradigms, Social Learning, and the State: The Case of Economic Policymaking in Britain[J] . Comparative Politics . 199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