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乡村治理主体多元协同机制构建

被引:8
作者
王妍 [1 ]
兰亚春 [2 ]
机构
[1] 吉林农业大学
[2] 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乡村治理; 多元主体;
D O I
10.16619/j.cnki.rmlt.2015.29.049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近年来政府向欠发达地区乡村投入大量公共财政,但依旧无法从根本上扭转乡村的衰落。究其原因是在社会治理中作为外部势力的政府扮演了"独角戏"的角色;乡村内生性的主体,村民和社会组织没有真正参与到家园建设当中,而乡村治理的未来应该是村民、社会组织和政府之间多元协同共治的局面。
引用
收藏
页码:229 / 23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村民自治实践样态与转型方向 [J].
韩鹏云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5, (01) :54-59
[2]   关于乡村治理主体几个相关问题的分析 [J].
张艳娥 .
农村经济, 2010, (01) :14-19
[3]   集体经济形式变迁与村庄治理形态转换研究——以鲁北M村为例 [J].
姬生翔 .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4, (06) :74-83+126
[4]   中国乡村治理结构的未来发展方向 [J].
王春光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2015, (03) :4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