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轮胎特保案专家组报告评析——败诉的启示

被引:10
作者
黄志瑾 [1 ,2 ]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
[2]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关键词
轮胎; 特殊保障措施; 入世议定书; 第16条; 特保案;
D O I
10.16060/j.cnki.issn2095-8072.2011.02.004
中图分类号
F752.7 [与各国贸易关系]; D996.1 [国际商法(国际贸易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30109 ; 030206 ; 030609 ;
摘要
2010年12月13日,WTO专家组对中美轮胎特保案做出了裁决。该专家组报告就中国的抗辩对下列几个问题进行了论证:第一,《中国入世议定书》16.1条与16.4条的关系;第二,中国的涉案轮胎进口是否快速增长;第三,中国涉案轮胎进口增加与美国国内产业受到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第四,美国的惩罚性关税措施是否在所必需的范围之内;第五,美国的3年惩罚性关税措施是否超出了所必需的救济时限。本文在上述专家组报告的分析基础上,对中美轮胎特保案中涉及的核心问题加以分析和阐述,并就该案给中国应对WTO争端解决和国内立法带来的启示作若干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6+74 +7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 条
[2]   赢多输少还是输多赢少?——WTO争端解决机制申诉方败诉案件解析 [J].
朱榄叶 .
现代法学, 2009, 31 (06) :126-130
[3]   WTO专家组和上诉机构举证责任分配标准的合理性分析 [J].
姜作利 .
现代法学, 2008, (06) :130-139
[4]   中国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的有效性与合理性问题 [J].
曾令良 .
法学评论, 2005, (05) :63-70
[5]   论近期中美贸易摩擦的法律对策 [J].
贺小勇 .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2004, (04)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