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关系的断裂与重塑——关于“民工荒”的政治社会学分析

被引:3
作者
国虹 [1 ]
毛丹 [2 ]
机构
[1] 浙江大学
[2] 浙江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大学地方政府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民工荒”; 社会交换论; 工会;
D O I
10.14167/j.zjss.2006.04.014
中图分类号
C913.9 [其他社会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02 ;
摘要
2004年,一向被称为劳动力接近无限供给的中国出人意料地爆发了“民工荒”,问题至今仍未解决。本文运用社会交换论的权力结构、权力运用、平衡运作这三个核心概念分析问题,提出:近年来资方仍旧处于优势地位,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有利于农民工地位上升的条件,然而这些有利条件不等于农民工已经摆脱权力弱势地位,而且资方在权力运用方面也没有根据权力结构的变化而作出适当调整;“民工荒”则是农民工自发调适权力结构和权力运用以求达到平衡的结果。从社会交换论看,要解决“民工荒”问题,需要重塑社会交换关系以求得权力结构和权力运用的适配;工会建设不失为一个较好途径;但是由于工会组织存在许多问题,如果要让它担此重任,还需进行恰当的改革。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9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民工供给量的统计分析——兼论“民工荒” [J].
章铮 .
中国农村经济, 2005, (01) :17-25
[2]  
“民工荒”是个伪问题[J]. 陆学艺.中国社会导刊. 2005(01)
[3]  
对"民工荒"新现象的思考[J]. 凌周文,江可申,殷志扬.市场周刊.财经论坛. 2004(12)
[4]   “民工荒”:80年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警钟 [J].
陈素蜜 ;
王晓波 .
南方人口, 2004, (04) :57-58
[5]   “民工荒”:揭示出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问题 [J].
张丽宾 .
中国劳动, 2004, (11) :4-7
[6]   从“民工荒”看政府的决策 [J].
常凯 .
安徽决策咨询, 2004, (10) :42-42
[8]  
边缘人[M]. 新华出版社 , 刘开明著, 2003
[9]  
中国城乡关系与中国农民工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刘应杰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