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间法的法源地位

被引:1
作者
张晓萍 [1 ]
韩江瑜 [2 ]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
[2] 中国政法大学
关键词
民间法; 法律渊源; 正当理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03 [法的起源与本质];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由于学者们所秉持的立场不同,对民间法的法源地位的阐释也就不尽相同。从法治发展及其宪制化过程来看,各类民间法的法源地位发生了内部分化,成文化的民间法是法律的正式渊源,而习惯法和准成文的民间法是法律的非正式渊源。基于司法立场的法律渊源理论为法官法源提供了大致的方向,也一般性地规定了民间法的法源地位,然而民间法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境遇时有差异,一定程度地说明了法律渊源理论只能以静态的方式为民间法司法运用提供实体上的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法律渊源:正当理由的来源 [J].
张晓萍 ;
李光波 .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21 (02) :16-20
[2]   清末民事习惯调查与《大清民律草案》的编纂 [J].
张生 .
法学研究, 2007, (01) :125-134
[3]   论习惯法的法源地位 [J].
李可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6) :23-30
[4]  
我国行政法的渊源:反思与重述.[J].应松年;何海波;.公法研究.2004, 00
[5]  
经济学与哲学.[M].韦森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  
法理学的范围.[M].(英)约翰·奥斯丁著;刘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7]  
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M].黄茂荣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8]  
道德和法律理论的疑问.[M].[美]理查德·A.波斯纳(RichardA.Posner)著;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9]  
法理学.[M].(美)E.博登海默(EdgarBodenheimer)著;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10]  
法律的概念.[M].(英)哈特(H.L.A.Hart)著;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