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巨型城市区的识别与格局

被引:2
作者
文余源
于俊雅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巨型城市区; 识别标准; 三种类型; 未来定位; 结构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 [城市规划]; F299.23 [城市经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以全球城市为区域发展中心的"巨型城市区"(Mega-City Regions,MCR)概念最早由P.Hall正式提出后,其作为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新型城市化空间形态受到广泛关注,并成为欧美国家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新型区域单元。在我国,巨型城市区的标准应从人口密度、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及其占城镇人口比重、从业人员非农比重、高级生产服务业区位商和网络联通量等方面识别。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为基础,可识别出初步形成、正在崛起、潜在发展三种类型10大巨型城市区,它们构成了我国新型城镇化推进"两横三纵"战略格局的中坚骨架,是我国参与全球竞争的支撑性空间单元。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Polycentric puzzles - Emerging mega-city regions seen through the lens of advanced producer services [J].
Hoyler, Michael ;
Kloosterman, Robert C. ;
Sokol, Martin .
REGIONAL STUDIES, 2008, 42 (08) :1055-1064
[2]   中国巨型区格局 [J].
赵作权 .
城市发展研究, 2013, 20 (02) :62-70
[3]   基于客运交通流的长江三角洲功能多中心结构研究 [J].
罗震东 ;
何鹤鸣 ;
耿磊 .
城市规划学刊, 2011, (02) :16-23
[4]   巨型区域:新的城市化空间形态——理论辨析与实证探讨 [J].
李少星 .
城市规划, 2010, 34 (04) :74-79
[5]   2000年以来珠三角巨型城市地区区域格局及变化 [J].
于涛方 ;
李娜 ;
吴志强 .
城市规划学刊, 2009, (01) :23-32
[6]   多中心巨型城市区研究:京津冀地区实证 [J].
于涛方 ;
邵军 ;
周学江 .
规划师, 2007, (12) :15-23
[7]   长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特征分析 [J].
张晓明 .
地理学报, 2006, (10) :1025-1036
[8]   大都市伸展区:全球化时代中国大都市地区发展新特征 [J].
顾朝林 ;
于涛方 ;
陈金永 .
规划师, 2002, (02) :16-20
[9]  
中国城市群可发展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M].方创琳; 等著.科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