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森林资源中介变量的林业产业与生态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34
作者
廖冰 [1 ,2 ]
张智光 [1 ,2 ]
刘春香 [1 ,2 ]
吴远征 [1 ,2 ]
机构
[1] 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南京林业大学环境与发展系统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林业产业; 森林资源; 森林生态; 相互作用机理; 结构方程模型SEM;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23 [经济建设与发展];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120302 ; 071012 ; 0713 ;
摘要
经文献梳理后发现,在国内外林业产业与森林生态相互关系的研究中,存在撇开两者所处的森林资源环境而孤立地就两者关系论两者关系的缺陷。为此,引入森林资源环境中介变量,运用结构化的压力-状态-影响-响应(PSIR)和定量化的结构方程模型(SEM),确定了林业产业、森林资源环境与森林生态指标及其作用路径系数,据此定量测度了其相互作用程度,并揭示了其相互作用机理。首先,基于三者理论关系分别提出了林业产业通过森林资源环境对森林生态作用的研究假设模型SMP和森林生态通过森林资源环境对林业产业作用的研究假设模型SMC,并构建PSIR系统结构以选取其初始指标。其次,搜集相关数据,运用SEM对初始指标筛选获得最终指标,同时分别建立林业产业通过森林资源环境对森林生态作用的实证模型SEMP和森林生态通过森林资源环境对林业产业作用的实证模型SEMC以验证SMP和SMC。最后,得到三者相互作用系数,定量测度了其相互作用程度,还揭示了其相互作用机理。研究表明:(1)林业产业、森林资源环境与森林生态两两相互影响,任何变量在另两个变量相互关系中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且直接效应强度大于间接效应强度。(2)林业产业对森林生态、森林资源环境具有主导作用。(3)中国林业产业与森林生态相互关系正由恶性循环向良性互动过渡转化。(4)就目前数据计量所言,中国要达到林业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状态,还任重道远,亟需引起高度重视。未来本成果可用于林业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评价等研究,有利于深入探讨林业产业、森林资源环境与森林生态协调共生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59 / 16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中国东北国有林区林业生态安全动态变化研究——生态与产业共生视角 [J].
陈岩 ;
张智光 ;
廖冰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7, 33 (04) :411-416
[2]   面向生态文明的超循环经济:理论、模型与实例 [J].
张智光 .
生态学报, 2017, 37 (13) :4549-4561
[3]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高寒生态脆弱区农户的气候变化感知研究——以甘南高原为例 [J].
雒丽 ;
赵雪雁 ;
王亚茹 ;
张钦 ;
薛冰 .
生态学报, 2017, 37 (10) :3274-3285
[4]   IPCC框架下木质林产品碳储核算研究进展:方法选择及关联利益 [J].
杨红强 ;
王珊珊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 27 (02) :44-51
[5]   生态脆弱的经济贫困地区经济林生态经济效率的DEA-Tobit模型研究——以赣南原中央苏区为例 [J].
廖冰 ;
张智光 .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16, 15 (02) :179-189
[6]   中国省域林业生态安全格局的预警性测度——生态与产业共生的视角 [J].
陈岩 ;
张智光 ;
谢煜 ;
彭森 .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15, 14 (05) :480-489
[7]   基于投影寻踪模型的林业产业生态系统和谐性研究 [J].
宋彩平 ;
朱超平 .
林业经济问题, 2015, 35 (03) :262-267
[8]   林业生态与产业体系共生协调机理与模式研究 [J].
谢煜 ;
张智光 .
林业经济, 2014, 36 (10) :8-11
[9]   林业生态安全的共生耦合测度模型与判据 [J].
张智光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08) :90-99
[10]   林业产业与森林生态系统耦合度测度研究 [J].
董沛武 ;
张雪舟 .
中国软科学, 2013, (11) :17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