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构成本体论

被引:24
作者
冯亚东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犯罪构成; 本体属性; 分析工具;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07.04.008
中图分类号
D924.1 [总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提出犯罪构成的本体问题,意在探究其本身的存在形式,这是目前关于构成体系究竟该"完善"或者"重构"之讨论最为基础性的理论问题,但多年来我国刑法学界对其尚无定论,所沿袭的通说观点甚至存有较大误解。本文在评析已有诸种学说的基础上,提出区分罪与非罪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刑法的规定,而犯罪构成仅为一种学者们自行解释法律的理论,是有助于"区分"的理论分析工具。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犯罪构成模型论 [J].
冯亚东 ;
胡东飞 .
法学研究, 2004, (01) :72-81
[2]   犯罪构成理论:关系混淆及其克服 [J].
周光权 .
政法论坛, 2003, (06) :47-54
[3]   犯罪构成理论的课题 [J].
张明楷 .
环球法律评论, 2003, (03) :262-274
[4]   犯罪构成的反思与重构(上) [J].
杨兴培 .
政法论坛, 1999, (01) :47-54
[5]  
论犯罪与刑罚.[M].(意)切萨雷·贝卡里亚著;黄风译;.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
[6]  
刑法格言的展开.[M].张明楷著;.法律出版社.2003,
[7]  
法理学.[M].(德)伯恩·魏德士(BerndRuthers)著;丁小春;吴越译;.法律出版社.2003,
[8]  
俄罗斯刑法教程(总论).[M].(俄)Н.Ф.库兹涅佐娃;(俄)И.М.佳日科娃主编;黄道秀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9]  
新中国刑法科学简史.[M].高铭暄等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
[10]  
新中国刑法学研究综述.[M].高铭暄撰;.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