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定位动态取血检测肝脏吲哚青绿代谢提取率在肝病患者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4
作者
王金静
徐道振
王瑾
闾军
刘子军
机构
[1] 北京地坛医院
关键词
肝脏功能,导管定位取血,心内心电,吲哚青绿代谢提取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46.112 [];
学科分类号
100208 ;
摘要
目的:导管定位动态取血观测肝脏吲哚青绿(ICG)代谢提取率(ICGER),用以指导肝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①导管制作:选双腔腔静脉导管,距顶端开口65mm处新造开口(4mm×3mm),使新造口和顶端开口二者都独立与相关管腔相通。②置管定位:导管置入腔静脉后,使双腔管充满导电液体,并分别通过金属接头与心电监护仪胸前导联相连,显示心内心电特征,并以此为依据调整导管,使导管顶端开口位于下腔静脉与右房交界处(E),新造开口位于上腔静脉内(A)。③静脉注射ICG后分别在5、10和15分钟时,同时从A、E两点取血样检测。④肝静脉血ICG浓度(ICGHV)=2.4E-1.4A,ICGER=(A-E)/A×240%。结果:①25例(31次)检测,A、E两点取血90对,有浓度差86对(95.6%),每组3次浓度20分钟内呈指数函数下降且互相平行。②ICEER与ICG15分钟滞留率(ICGR15)呈明显负相关(P<0.001)。③ICGER与ICG消失率(ICGK)呈明显正相关(P<0.001)。④ICGER检测数据与肝功能状态和发展趋势基本相符。结论:依据心内心电特征定位自制静脉导管,检测ICGER具有方便、可靠、准确的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用心内心电特征定位肝功能导管及其临床应用 [J].
王金静 ;
徐道振 ;
王瑾 ;
曾淑珍 .
中国心血管杂志, 1997, (04) :241-241
[2]   重症胆管炎围手术期心脏骤停的防治体会 [J].
王金静 ;
汤洪基 ;
王瑾 ;
杨朴征 .
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 1996, (10) :36-37
[3]   肝功能分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J].
钱林学,王宝恩 .
中华消化杂志, 1996, (04) :217-219
[4]   多指标评估肝脏储备功能 [J].
林益振 .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1996, (03) :113-115
[5]   靛青绿血浆清除率和滞留率测定对肝硬化诊断的价值 [J].
李存照,朱明钦,邵兴楠,祝其凯 .
临床检验杂志, 1995, (04) :185-185
[6]   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测定吲哚青绿提取率与门静脉血流方向之临床意义 [J].
朱雅琪,陶铸,朱虹,李坚,张沛怡,张纪伟,夏文礼,王爱莲,刘家骥 .
中华消化杂志, 1994, (05) :274-276
[7]   依据右心腔不同部位心电变化规律指导置放漂浮导管之初步应用 [J].
王金静 .
湖南医学, 1989, (02) :72-129
[8]  
现代麻醉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刘俊杰,赵俊主编, 1997
[9]  
实用医学检验学[M]. 人民军医出版社 , 朱忠勇主编,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