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支付方式背景下侵财犯罪定性之探讨

被引:3
作者
童云峰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
关键词
支付方式; 盗窃罪; 诈骗罪; 信用卡诈骗罪;
D O I
10.15875/j.cnki.zgzzswdxxb.2017.05.014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新型支付方式的迅速发展打破了传统交易习惯,使得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加便捷。支付方式的新型化和多元化,增添了交易渠道,加快了流通速度,简单、快速、安全的新型支付方式逐渐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同。与此同时,新的支付平台也滋生了一大批隐蔽、复杂的犯罪案件。该类犯罪搭上了网络和科技迅速发展的便车,呈现出智能化、隐蔽化和跨区域等特点,肆无忌惮地侵扰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腐蚀着新型支付方式的安全性。此外,新型支付方式的介入也使得传统侵财类犯罪界限变得更加模糊,引发了理论界的争议和实务界对此类犯罪定性的困惑。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涉支付宝犯罪案件的侦查研究 [J].
宫路 ;
张恒阁 .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2017, (02) :51-55
[2]   窃用“支付宝”第三方支付账户的刑法定性 [J].
黄本超 .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7, (02) :10-15
[3]   论新型支付环境下财产性质对罪名认定之影响 [J].
蔡一军 .
东方法学, 2017, (02) :107-111
[4]   盗窃与诈骗——对二维码案的性质探讨 [J].
程雁群 .
中国校外教育, 2016, (33) :159-161
[5]   关于“窃用”支付宝账户行为性质的法律问题探讨 [J].
许姣姣 ;
晏阳 ;
田鹏 .
武汉金融, 2015, (03) :38-40
[6]   支付宝快捷支付与盗窃银行卡资金犯罪 [J].
李星廷 .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 2014, 14 (01) :22-26
[7]   支付宝诈骗模式及其防范策略 [J].
孙书林 .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9, 24 (03) :137-141
[8]  
刑法学.[M].张明楷.法律出版社.2016,
[9]  
刑法学.[M].刘宪权; 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