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尼伯特(1601)残留低压局地大暴雨成因分析

被引:17
作者
张树民
王坤
孙刚
缪燕
陈铁
丁爱萍
机构
[1] 江苏省南通市气象局
关键词
台风; 中尺度低涡; 暴雨;
D O I
10.19517/j.1671-6345.20170092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常规观气象观测资料、地面自动站资料、NCEP/FNL逐6h的1°×1°再分析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和风廓线雷达资料及GPS-PWV资料等,对江苏南通2016年7月11日一次大暴雨到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该过程发生在台风尼伯特(1601号)残留低压、高空冷涡低槽和副热带高压共同作用的背景下;台风残留低压北侧倒槽顶部大的气旋性曲率和高空槽前减压导致低层苏南附近α中尺度低压生成,台风残留低压并入该低压,使低压发展,气压梯度加大,气压梯度力做功使动能增大,导致低空西南急流形成,利于暴雨发生;α中尺度低压内先后有D1、D2和D3等3个β中尺度低涡生成,其中D3造成了南通地区的大暴雨,中心位于南通大学附近,最大雨强达151.2mm·h-1。(2)南通地区对流风暴触发后,降水的凝结潜热释放增强了对流风暴内的上升运动,促使低空中尺度偏东急流和其左前侧β中尺度低涡D3的形成和发展;之后,中层干冷空气入侵加强了对流不稳定和垂直风切变,使D3右侧多个低质心的γ中尺度单体风暴强烈发展且受低空风影响移动缓慢,强降水得以持续和跃增。(3)风垂直切变突增时间较强降水出现峰值时间早约30min,以及多普勒天气雷达径向速度的低空辐合(辐散)较对流风暴的发展(减弱)明显提前,对临近预报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39 / 14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风场扰动激发中尺度天气系统的动力机制研究.[D].姜勇强.南京大学.2011, 05
[2]   台风远海北上背景下江苏一次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分析 [J].
张树民 ;
顾沛澍 ;
吴彩霞 ;
严晓庆 ;
彭小燕 .
暴雨灾害, 2016, 35 (03) :252-260
[3]   利用两类雷达探测资料分析超强台风“威马逊”登陆期间结构演变特征 [J].
黄明策 ;
翟丽萍 ;
林开平 ;
赖珍权 ;
黄燕波 .
气象科技, 2015, (06) :1142-1148
[4]   湘西北一次大暴雨过程中尺度结构特征分析 [J].
陈红专 ;
叶成志 ;
杨云芸 ;
王晓雷 .
热带气象学报, 2015, 31 (06) :839-851
[5]   一次导致大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演变和风场垂直结构特征 [J].
祁秀香 ;
郑永光 ;
伍志方 ;
林中庆 ;
赵小伟 ;
李海洋 ;
王开燕 .
热带气象学报, 2015, 31 (03) :345-354
[6]   广州两次暴雨期间风廓线雷达观测的低空风场特征 [J].
周芯玉 ;
廖菲 ;
孙广凤 .
高原气象, 2015, (02) :526-533
[7]   台风菲特暴雨诊断分析 [J].
刘建勇 ;
周冠博 ;
顾思南 ;
王毅 ;
郭建民 .
气象科技, 2014, (06) :1047-1056
[8]   冷空气对台风“海葵”(1211)倒槽特大暴雨作用分析 [J].
吴海英 ;
陈海山 ;
曾明剑 ;
刘安宁 ;
王伟丽 .
热带气象学报, 2014, 30 (05) :871-880
[9]   风廓线雷达与多普勒天气雷达风矢产品对比及相关分析 [J].
王天义 ;
朱克云 ;
张杰 ;
刘煦 .
气象科技, 2014, (02) :231-239
[10]   风廓线雷达垂直径向速度应用初探 [J].
王令 ;
王国荣 ;
古月 ;
李宏宇 ;
马莉 ;
郭金兰 ;
乔林 .
气象, 2014, 40 (03) :290-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