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保障伦理正向功能析论

被引:1
作者
杨卓耸
机构
[1]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社会保障; 保障伦理; 伦理功能;
D O I
10.13782/j.cnki.2095-106x.2014.04.004
中图分类号
D632.1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B82-05 [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01 ; 0101 ;
摘要
我国学术界对社会保障功能的研究一直是基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和法学的视角,四个学科分别视社会保障为正义的分配补偿机制、和谐社会的塑造机制、基本人权的维护机制、公民权利的实现机制。本文另辟蹊径,试图探讨社会保障制度的伦理正向功能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在个体层面,社会保障的互助性直接召唤社会成员相互关爱,责任共担机制强化社会成员的责任意识,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有助于在社会成员中传播人道主义精神,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教育和培训可以提升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在社会层面,社会保障有助于营造尊重个人价值和尊严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公平道德的形成并能通过对所有社会成员的道德教育来推动整个社会伦理的进步。然而,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又存在许多影响其伦理功能发挥的制约因素。为此,我们应建立适世的社会保障伦理机制,以利于社会保障伦理功能的正向发挥。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是否参加“新农保”对中国农村老人的影响——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J].
许明 ;
刘长庚 ;
陈华帅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4, 36 (11) :12-24
[2]   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提升的提前退休效应 [J].
张彬斌 ;
吴要武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4, 36 (06) :1-13
[3]   医疗保险、贫困与家庭医疗消费——基于面板固定效应Tobit模型的估计 [J].
胡宏伟 ;
刘雅岚 ;
张亚蓉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2, 34 (04) :1-9
[4]   我国农村居民健康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健康生产函数 [J].
徐颖科 ;
刘海庆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1, 33 (01) :1-8
[5]   道义诉求与中国社会福利理念嬗变的价值底线 [J].
赵定东 ;
马文颖 .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9, 25 (01) :58-64
[6]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伦理功能浅探 [J].
谢军 .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03) :59-63
[7]   从伦理视角审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J].
贺大姣 .
科学社会主义, 2008, (02) :103-106
[8]   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及其伦理启示 [J].
余仕麟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4, (12) :260-265
[9]   底线公平与社会保障的柔性调节 [J].
景天魁 .
社会学研究, 2004, (06) :32-40
[10]  
权利体系中的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曾坚等; 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