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保障伦理正向功能析论

被引:1
作者
杨卓耸
机构
[1]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社会保障; 保障伦理; 伦理功能;
D O I
10.13782/j.cnki.2095-106x.2014.04.004
中图分类号
D632.1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B82-05 [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01 ; 0101 ;
摘要
我国学术界对社会保障功能的研究一直是基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和法学的视角,四个学科分别视社会保障为正义的分配补偿机制、和谐社会的塑造机制、基本人权的维护机制、公民权利的实现机制。本文另辟蹊径,试图探讨社会保障制度的伦理正向功能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在个体层面,社会保障的互助性直接召唤社会成员相互关爱,责任共担机制强化社会成员的责任意识,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有助于在社会成员中传播人道主义精神,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教育和培训可以提升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在社会层面,社会保障有助于营造尊重个人价值和尊严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公平道德的形成并能通过对所有社会成员的道德教育来推动整个社会伦理的进步。然而,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又存在许多影响其伦理功能发挥的制约因素。为此,我们应建立适世的社会保障伦理机制,以利于社会保障伦理功能的正向发挥。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1]  
法理学.[M].沈宗灵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2]  
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美]查尔斯·霍顿·库利 著.华夏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