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潍坊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现状及δN溯源

被引:21
作者
徐春英 [1 ]
李玉中 [1 ]
李巧珍 [1 ]
王利民 [2 ]
董一威 [1 ]
贾小妨 [3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旱作节水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3] 不详
关键词
地下水; 硝态氮; 污染; δ15N; 溯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3 [地下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均匀布点选取了山东潍坊居民区、粮田和蔬菜种植区等区域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地下水硝态氮含量及污染来源,结果表明:潍坊地区地下水硝态氮平均含量为28.1 mg/L,按照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属于Ⅲ类水;饮用水井硝态氮平均含量为23.3 mg/L,最高值达到了150 mg/L,对国家饮用水标准(10 mg/L)超标率高达73.5%,严重超标率达50%;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地下水硝态氮含量不同,设施蔬菜种植区最高,其次是露地蔬菜种植区,小麦-玉米种植区地下水硝态氮含量较低,但都超过了WHO饮用水中硝酸盐的最大允许含量50 mg/L的规定(折合为硝态氮11.3 mg/L);硝酸盐与水质离子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水质分析相关的派珀图分析显示地下水硝酸盐污染与氮肥施用有关;根据硝酸盐δ15N的稳定同位素溯源分析,潍坊地区地下水硝酸盐41.5%来自于化肥,14.6%来自于生活污水,其他是来自化肥、生活污水和家畜粪尿的混合污染。综上,潍坊市地下水硝酸盐污染非常严重,已经对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潜在的威胁;因此,亟需从源头控制做起,减少肥料的过量投入和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以控制硝酸盐的继续污染及改善当地水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6579 / 658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来源的推断与溯源方法概述 [J].
赵解春 ;
李玉中 ;
Yamashita Ichiji ;
徐春英 ;
李巧针 ;
贾晓妨 .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18) :374-378
[2]   水样硝酸盐离子交换色层法氮、氧同位素分析预处理条件试验 [J].
贾小妨 ;
李玉中 ;
徐春英 ;
李巧珍 ;
倪秀菊 .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16) :99-102
[3]   山东省种植区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空间变异及分布规律研究 [J].
刘兴权 ;
许晶玉 ;
江丽华 ;
黄健熙 ;
王利民 ;
刘佳 ;
邹金秋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0, 29 (06) :1172-1179
[4]   山东寿光不同种植年限设施土壤的酸化与盐渍化 [J].
曾希柏 ;
白玲玉 ;
苏世鸣 ;
李莲芳 .
生态学报, 2010, 30 (07) :1853-1859
[5]   潍坊市农村饮水工程卫生现况调查 [J].
刘本先 ;
王晓倩 ;
梁成武 ;
贺维雪 .
职业与健康, 2009, 25 (17) :1868-1869
[6]   京郊地区3种典型农田系统硝酸盐污染现状调查 [J].
杜连凤 ;
赵同科 ;
张成军 ;
安志装 ;
吴琼 ;
刘宝存 ;
李鹏 ;
马茂亭 .
中国农业科学, 2009, 42 (08) :2837-2843
[7]   浅谈地下水的硝酸盐污染 [J].
浮海梅 ;
王宏华 .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19 (02) :13-16+44
[8]   地下水污染防治在我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中的双重意义 [J].
薛禹群 ;
张幼宽 .
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9 (03) :474-481
[9]   两种种植体系下地下水硝态氮含量变化 [J].
宋效宗 ;
赵长星 ;
李季 ;
王小兰 ;
吴钢 ;
Cheruth Abdul JALEEL .
生态学报, 2008, (11) :5513-5520
[10]   设施菜地土壤养分演变规律及对地下水威胁的研究 [J].
刘兆辉 ;
江丽华 ;
张文君 ;
郑福丽 ;
王梅 ;
林海涛 .
土壤通报, 2008, (02) :293-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