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蓄积量是森林资源调查的基本指标之一。传统的森林蓄积量调查数据一般以行政单元为记录进行表示,因此,难以在更细尺度上反映蓄积量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以20世纪80年代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为例,在国家和省区两个尺度分别分析森林蓄积量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和不同土地覆被类型面积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不论在国家尺度还是省区尺度,森林蓄积量与土地覆被类型的相关性(国家尺度R2=0.568 2;省区尺度R2=0.851 1)均优于其与土地利用类型的相关性(国家尺度R2=0.528 3;省区尺度R2=0.775 4),而且分省区模型优于全国整体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蓄积量与不同森林类型面积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利用回归计算结果与残差修正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得到全国1 km×1 km分辨率的森林蓄积量空间化产品,该产品既反映了公里网格尺度上蓄积量的空间变化,又可以利用该产品统计全国及省区、市县的森林蓄积总量;根据本研究的空间化结果进一步计算得到,20世纪80年代全国森林蓄积总量为1.348 6×1010 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