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地区生态脆弱性评价及其空间自相关分析

被引:60
作者
卢亚灵 [1 ,2 ]
颜磊 [1 ]
许学工 [1 ]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不详
关键词
生态学; 生态脆弱性; 空间自相关分析; 环渤海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基于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生态压力度概念框架,建立了环渤海地区五省市生态脆弱性评价的指标体系。考虑到指标体系中各评价因子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所以首先在ArcGIS9.2平台上,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剔除各因子的相关性,并对该区的生态脆弱性进行了评价,然后对脆弱性进行了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生态环境好的、相对不脆弱区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等植被状况好、人类活动少的地区;重脆弱区主要分布在农牧交错带、海陆过渡带和城市周围等生态系统不稳定、人类活动剧烈的地区;脆弱区的空间聚集程度呈现出较高的正相关;不同地区之间脆弱性高相关区域主要分布在南部的低脆弱地区,脆弱性低相关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重脆弱区。
引用
收藏
页码:303 / 30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1] 川滇农牧交错带景观格局与生态脆弱性评价[D]. 乔青.北京林业大学 2007
  • [12] Ecosystem Services and Emergent Vulnerability in Managed Ecosystems: A Geospatial Decision-Support Tool[J] . Colin M. Beier,Trista M. Patterson,F. Stuart Chapin.Ecosystems . 2008 (6)
  • [13] An applied assessment model to evaluate the socioeconomic impact of water quality regulations in chile
    Yarrow, Matthew M.
    Tironi, Antonio
    Ramirez, Alejandro
    Marin, Victor H.
    [J].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2008, 22 (11) : 1531 - 1543
  • [14] 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及压力分析
    廖富强
    刘影
    叶慕亚
    郑林
    [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01) : 133 - 137
  • [15] 基于GIS空间分析法的广东省经济发展区域差异
    曾庆泳
    陈忠暖
    [J]. 经济地理, 2007, (04) : 558 - 561+574
  • [16] 基于AHP对生态脆弱性的灰色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以湖南临湘市为例[J]. 张祚,李江风,黄琳,胡鹏,刘艳中.资源环境与发展. 2007(02)
  • [17] 基于AHP对生态脆弱性的灰色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以湖南临湘市为例[J]. 张祚,李江风,黄琳,胡鹏,刘艳中.资源环境与发展. 2007 (02)
  • [18] 博斯腾湖湿地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
    万洪秀
    孙占东
    王润
    [J]. 干旱区地理, 2006, (02) : 248 - 254
  • [19] 中国生态区划方案
    傅伯杰
    刘国华
    陈利顶
    马克明
    李俊然
    [J]. 生态学报, 2001, (01) : 1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