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规划:坚持长期主义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被引:9
作者
姜佳莹 [1 ,2 ]
胡鞍钢 [2 ,3 ,4 ]
机构
[1] 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
[3] 清华大学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
[4]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五年规划; 长期主义; 台阶论; 中国式现代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长期执政的世界大党,以“以全体人民为中心”为执政理念,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为长期目标,以实施五年规划为重要手段;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特征是,在不同时期对国家现代化发展作长远战略目标及实施五年规划;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长期主义,五年规划是中国共产党实现这一长期战略目标的重要治理手段。中国通过制定不同时期的阶段性目标,以五年规划制度不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长远目标的实现,从奠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基础,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实现全面小康。中国正在加快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而五年规划制度也在这一进程中不断自我发展和完善。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92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Z]..中国统计出版社.1949-1998,
[2]   中国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五年规划实践(1953—2020年) [J].
胡鞍钢 ;
刘珉 ;
赵海兰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2 (03) :1-22
[3]   五年规划视野下中国共产党现代化观念的演进 [J].
欧阳军喜 ;
沈珊珊 .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21, (05) :60-67+157
[5]   编制和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 [J].
王文 .
红旗文稿, 2020, (23) :16-18
[6]   “五年规划”的历史经验与“十四五”规划的指导思想研究 [J].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
黄群慧 .
经济学动态, 2020, (04) :3-14
[7]   改革规划体制 更好发挥规划战略导向作用 [J].
杨伟民 .
中国行政管理, 2019, (08) :6-8
[8]   中国独特的五年计划转型 [J].
胡鞍钢 .
开放时代, 2013, (06) :32-37
[9]   规划:中国政策过程的核心机制 [J].
韩博天 ;
奥利佛麦尔敦 ;
石磊 .
开放时代, 2013, (06) :8-31
[10]  
伟大复兴.[M].胡鞍钢;周绍杰;谢宜泽.清华大学出版社.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