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sCD40L水平的影响

被引:6
作者
史周乾
机构
[1] 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氯吡格雷; sCD40L; 剂量; 浓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Scd40L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于濮阳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SAP(稳定型心绞痛)组50例, NST-ACS(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组70例, 随机将SAP患者分为A组(n=20)与B组(n=30), 均给予氯吡格雷治疗, A组75 mg/d, B组150 mg/d。NST-ACS组给予氯吡格雷300 mg后分为C组(n=35)与D组(n=35), 均给予氯吡格雷维持, C组75 mg/d, D组150 mg/d。同时选取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 不给予任何药物治疗。于服药前后取患者静脉外周血液样本, 测定血清sCD40L水平。结果服药前, C组血清sCD40L水平为(804.55±257.25)pg/ml, D组为(860.72±154.85)pg/ml, 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与A、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A、B、C、D四组服药前血清sCD40L浓度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负荷量1 d后, C、D两组血清sCD40L浓度水平明显降低, 与服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服药5 d后, A组sCD40L浓度为(630.31±238.57)pg/ml, 与B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与C、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健康人血清内sCD40L水平明显低于NST-ACS患者, 采用氯吡格雷治疗可有效抑制血小板活化, 降低患者血清sCD40L水平, 降低治疗的危险性, 优化治疗效果, 值得推广。
引用
收藏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对冠心病患者血清sCD40L水平的影响 [J].
马巧红 ;
徐清斌 ;
张波涛 ;
陶明莉 ;
马萍 .
广东医学, 2014, 35 (07) :1102-1104
[2]   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J].
孙定军 ;
邢波 ;
陈志华 ;
陈漠水 ;
林德洪 ;
杜子军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3, (24) :36-40
[3]   高维持量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J].
张由建 ;
张晓 ;
朱记法 ;
范卫东 .
医学与哲学(B), 2013, 34 (04) :39-41
[4]   高负荷剂量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血清sCD40L和hs-CRP浓度的影响 [J].
陈志华 ;
邢波 ;
孙定军 ;
林德洪 ;
杜子军 ;
吴淼 .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3, 19 (02) :160-163+188
[5]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氯吡格雷代谢基因多态性分析 [J].
冯广迅 ;
梁岩 ;
白莹 ;
陈涛 ;
刘欣 ;
杨艳敏 ;
王兴宇 ;
杨跃进 ;
朱俊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2, (11) :908-913
[6]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sCD40L及磷脂酶A2的影响 [J].
周启林 ;
唐良秋 ;
吴勤如 .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2, 18 (05) :472-475
[7]   不同维持剂量氯吡格雷对氯吡格雷反应不全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 [J].
郑捷 ;
韩战营 ;
邱春光 ;
卢文杰 ;
陈晓杰 .
中国实用医刊, 2012, (05)
[8]   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sCD40L水平的影响 [J].
闫世林 ;
刘满江 ;
蔡安林 ;
王旦峰 .
陕西医学杂志, 2011, 40 (10) :1425-1425
[9]   替罗非班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sCD40L的影响 [J].
王日军 ;
王敬萍 ;
王建玲 ;
张晓娟 .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5 (07) :603-605
[10]   氯吡格雷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及对N端前体脑钠肽的影响 [J].
张云 ;
孙一荣 ;
辛峰 ;
董爱芝 .
实用医学杂志, 2009, 25 (16) :2739-2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