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

被引:59
作者
冯琳
倪国良
机构
[1]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思想政治教育; 数字化转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1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505 ;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摘要
由ChatGPT掀开的科技盛宴中,生成式人工智能凭借“合和共生”的基本逻辑,从人机交互、智能升级和共生发展等维度出发,为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带来新机遇。然而,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体系、价值功能、智慧形态和关系性质方面的内在张力也使得转型实践备受掣肘,难以体现教育内容的聚合性要求、彰显意识形态治理功能、凸显思政育人的实践智慧、生成人人交往的精神共同体。因此,须辩证地看待生成式人工智能赋权增能的历史实践,挖掘技术潜能的同时也应认识到技术限度,从整合教育形态、形塑技术生态、坚持价值赋魂和培育主体素养入手,激活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赋能密码,助力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向善向好。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意识形态风险及其应对 [J].
代金平 ;
覃杨杨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29 (05) :101-110
[2]   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治理耦合发展的现实困境及其超越 [J].
冯琳 ;
倪国良 .
江淮论坛, 2023, (03) :145-152
[3]   GPT推进哲学问题了吗 [J].
赵汀阳 .
探索与争鸣, 2023, (03) :66-74+178
[4]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智慧技术化审思及其超越 [J].
虞滢 .
思想理论教育, 2022, (08) :50-55
[5]   “技术生态”概念的基本内涵研究 [J].
孙恩慧 ;
王伯鲁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22, 38 (03) :3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