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改革赋能新质生产力:理论内涵、动力机制、关键主体及提升路径

被引:42
作者
郭栋 [1 ]
尤帅 [2 ]
刘云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2]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字化改革; 科技创新; 通用人工智能; 高质量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1 ; 020105 ;
摘要
作为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等特征,代表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重大跃升。文章按照“理论分析-现实情境分析-对策研究”的思路,基于数字化改革对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和提升的重大意义,系统总结了数字化改革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及理论框架,结合通用人工智能领域数字化改革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前沿实践,分析了数字化改革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机制,明确了各关键创新主体在数字化改革赋能新质生产力过程中的功能和定位,提出了数字化改革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提升路径及对策建议,为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形成更新起点、更高水平、更加系统、更高质量的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决策参考,对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更好发挥数字化改革对新质生产力的赋能作用具有重大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数字化转型视角下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基于“动力-要素-结构”框架的理论阐释 [J].
翟云 ;
潘云龙 .
电子政务, 2024, (04) :2-16
[2]   支持全面创新基础制度的理论实践与逻辑框架 [J].
乔黎黎 ;
刘中全 ;
任志鹏 .
科研管理, 2024, 45 (03) :1-9
[3]   论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与重要着力点 [J].
周文 ;
许凌云 .
改革, 2023, (10) :1-13
[4]   我国高档数控机床技术追赶的特征、机制与发展策略——基于复杂产品系统的视角 [J].
刘云 ;
郭栋 ;
黄祖广 .
管理世界, 2023, 39 (03) :140-158
[5]  
人工智能加速赋能实体经济[N] 谢卫群;沈文敏;黄晓慧; 人民日报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