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层CT肺双入口灌注技术对肺结核患者体循环动脉-肺动脉瘘的诊断价值

被引:3
作者
敖国昆
袁小东
全昌斌
渠海贤
马泽鹏
机构
[1] 解放军第三○九医院放射科
关键词
结核,肺/并发症; 咯血; 动脉动脉瘘; 肺动脉;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灌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816.4 [胸部及呼吸系]; R521 [肺结核];
学科分类号
1001 ; 100105 ; 100207 ; 100602 ;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 通过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照,对320层CT肺双入口灌注技术(dual-input lung perfusion CT,DI-CTP)检查出肺结核大咯血患者体循环动脉-肺动脉瘘的能力进行前瞻性研究。方法 对12例原因和部位不明的肺结核大咯血患者在DSA检查前进行320层CT肺双入口灌注成像检查。记录各肺段CT灌注参数[包括肺动脉血流量(pulmonary flow,PF)、支气管动脉血流量(bronchial flow,BF)和灌注指数(perfusion index,PI)],并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法(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价DI-TP检出体循环动脉-肺动脉瘘的能力,找出诊断该瘘效能最高的灌注参数和相应的诊断阈值、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12例共观察216个肺段,DSA检查阳性(有体-肺动脉瘘)肺段70个,阴性肺段146个;在PF、BF和PI 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7、0.138、0.941,其中PI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P<0.001),诊断效能最高,诊断阈值为96.25,敏感度88.00%,特异度87.00%。结论 DI-CTP对肺结核体循环动脉-肺动脉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肺结核大咯血DSA栓塞治疗前有效的筛查手段。
引用
收藏
页码:176 / 17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CT支气管动脉造影与传统DSA血管造影在咯血诊治中的对照研究 [J].
姜静波 ;
吴宏成 ;
汤耀东 ;
何一兵 ;
吴仕波 ;
王国安 .
现代实用医学, 2013, 25 (01) :33-34
[2]   多层螺旋CT支气管动脉造影与数字减影下经股动脉支气管动脉造影在咯血诊治中的对比 [J].
宋美君 ;
吴宏成 ;
汤耀东 ;
朱海东 .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2, 11 (04) :378-381
[3]   MSCTA在咯血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J].
李慧 ;
陈月芹 ;
孙占国 ;
张谷青 ;
王林省 .
放射学实践, 2012, 27 (04) :394-398
[4]   肺结核咯血的发病机制及治疗 [J].
周辛姝 .
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463-464
[5]   肺双重血供的CT灌注技术及其应用于肺结核的初步研究 [J].
袁小东 ;
敖国昆 ;
全昌斌 ;
张静 ;
李红 ;
田媛 ;
秦崇 ;
刘哲 ;
田梅 .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1, 5 (20) :5913-5918
[6]   多排螺旋CT对咯血患者肺部血管和实质的综合评价 [J].
麻增林 ;
张黎明 .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1, 5 (01) :201-205
[7]  
呼吸危重病学.[M].俞森洋; 著.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