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失范审视及消解策略研究

被引:4
作者
李金臻 [1 ]
夏金星 [2 ]
江山 [1 ]
机构
[1]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 重庆师范大学职教师资学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教育应用; 教育治理; 失范批判; 消解策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人工智能被寄予教育系统变革的核心力量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适切选择,然而由于人们对技术的认识不足和使用不当引发了新的教育冲突,在当前崇尚分数、过度竞争的应试教育大环境下和技术驱动教育的新变局中,需要更加审慎看待人工智能技术教育应用的限度。基于对近年来国家政策和相关文献的全面梳理,综合运用技术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跨学科思维方法,分析论证了人工智能技术教育应用失范的主要危害:一是人工智能极致工具化、利益化教育应用导致的教育反智主义倾向;二是人工智能过度参与教育活动导致师生双方的“降智化”发展风险;三是人工智能蕴涵的价值霸权导致教育被恶意控制的隐患。通过多视角探究人工智能技术教育应用失范的本质,可以前瞻性地规避人工智能教育发展中的诸多陷阱,从而为新时代人工智能教育重塑提供策略:一是秉持人类有边界价值观下个体生命成长的教育追求;二是理智看待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限度并积极拥抱人工智能;三是推进系统化和精细化的人工智能教育治理;四是构建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核心理论以促进学科和实践向好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基于大数据挖掘的智能评测和辅导系统设计 [J].
贾积有 ;
乐惠骁 ;
张誉月 ;
刘怀亚 ;
陈昂轩 ;
李姗姗 .
中国电化教育, 2023, (03) :112-119
[2]   智能时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的重塑研究:内涵、模型与测量 [J].
谢幼如 ;
邱艺 ;
罗文婧 ;
章锐 .
电化教育研究, 2023, 44 (03) :13-20
[3]   面向自适应学习的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 [J].
李建伟 ;
武佳惠 ;
姬艳丽 .
现代教育技术, 2023, 33 (01) :108-117
[4]   人工智能时代意识形态批判的哲学反思——“人机关系”视野中的批判向度 [J].
余聪 ;
张亮 .
浙江学刊, 2021, (02) :4-11
[5]   生命价值与技术变革的现实“联姻”——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哲学审思 [J].
郑刚 ;
杨雁茹 ;
张汶军 .
电化教育研究, 2021, 42 (03) :12-17+26
[8]   人工智能教育的全球治理:框架、挑战与变革 [J].
卢迪 ;
段世飞 ;
胡科 ;
李福华 ;
陈熠舟 .
远程教育杂志, 2020, 38 (06) :3-12
[9]   计算教育学论纲:立场、范式与体系 [J].
郑永和 ;
严晓梅 ;
王晶莹 ;
王杨春晓 ;
刘士玉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 38 (06) :1-19
[10]   教育实践的技术化必然与限度——兼论技术在教育基本理论中的逻辑定位 [J].
余清臣 .
教育研究, 2020, 41 (06) :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