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上物权合同的适用范式

被引:3
作者
吴香香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关键词
物权合同; 物权行为; 独立性; 内在无因; 外在无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2 [物权]; D923.6 [合同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中国法上物权变动模式的争议要点有四:其一,物权合意是否必要(必要性);其二,如果需要物权合意,该合意是否独立于作为基础关系的债权合意(独立性);其三,物权意思为债权合同的履行作出,是否以清偿意思为其内在要素(内在无因性);其四,物权合同效力是否受产生清偿原因的债权合同影响(外在无因性)。这四层问题构成了不同立场阵营的坐标系。我国《民法典》的物债二分体系与法律行为架构,为物权合同提供了逻辑前提,且可容纳双重无因物权合同的解释可能。物权合同“独立+内在无因+外在无因”的适用范式,有其接续物债区分、匹配公示公信、呼应不当得利、延伸自治空间、优化举证分配等解释优势,是可期待的解释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21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47 条
[1]   清偿性质“目的给付效果说”的展开 [J].
缪宇 .
法学家, 2023, (06) :130-146+195
[2]   民法学如何讲道理? 以物权变动模式的立法选择为例 [J].
王轶 .
中外法学, 2023, 35 (01) :5-22
[3]   论物权变动的“清偿模式” [J].
孙维飞 .
中外法学, 2023, 35 (01) :221-240
[4]   区分原则:区分什么? [J].
王轶 .
东方法学, 2022, (04) :181-188
[6]   民法典体系视角下的意思自治与法律行为 [J].
姚明斌 .
东方法学, 2021, (03) :140-155
[7]   《民法典》第598条(出卖人主给付义务)评注 [J].
吴香香 .
法学家, 2020, (04) :171-190+196
[8]   中国民法处分行为之多元模式 [J].
陈永强 .
法治研究, 2020, (04) :16-27
[9]   无权处分再辨 [J].
崔建远 .
中外法学, 2020, 32 (04) :865-882